正文卷 第两千六百五十一章 星核救援(二)(2 / 6)
氧气内循环系统和智能家居系统,澳大利亚则负责研制了太空植物实验的培养皿。
计划刚定下来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满意,大国觉得这能够很好地体现自己的科技实力,为下一步的技术积累做准备,小国觉得有大哥牵头,自己不用负那么大的责任,造点简单又轻松的边角余料,还能搭上历史的快车,两方基本上是一拍即合。
但是这其中唯独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印度。
你说印度是小国,印度肯定不服,因为不论是从国土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来讲,怎么也轮不到他们算小国,就连瓦坎达这样的弹丸之地都要力争上游,混进大国当中争一个技术骨干的名号,印度怎么可能放弃呢?
可是话又说回来,人家中美俄都有能拿得出手的家底,掏出来的每一项技术不说全是震惊世界,至少也是响当当的,有头有脸的,拿出来绝对不丢人的。
但印度有什么?
在技术方面,印度有的虽然不多,但是在自信方面,印度绝对是一骑绝尘,不知为何,他就是觉得只要你把这个东西交给我造,我肯定能造出来。
这就导致他们的思路一贯就是,先不管我有没有造这个东西的技术,你要是不给我造的机会,那就是你的不对,我们肯定是要闹的。
人家想给他机会,一问你到底有什么技术和产业标准,印度也说不出来,但是反正你就是得给我,不给我就是瞧不起我,就是你们联合起来欺负人。
面对这种泼皮无赖,其他国家也很无奈,你说要给他造吧,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印度根本没有什么核心技术,这也算了,但凡他们干活的态度认真一点,也不是不能像其他小国那样造些边角余料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