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制订艺术人才联盟方案(3 / 3)

加入书签

充道,“还有财务部,负责联盟的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

“别忘了前台,这可是门面。”

欧阳寒笑着补充,“来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们,得热情、机灵,能说清楚咱们联盟是干什么的,还得会引导访客、安排接待,不能让人站在门口干等。”

陈梦瑶接过话头:“还有行政助理,我坚持得多配几个。

光靠会长副会长可管不过来。

手艺人性格各异,徒弟们也多,日常协调、排班、材料登记、活动通知都得有人跟进。

没人管,迟早乱成一锅粥。

另外,清洁工也得请,工作室、展厅、公共区域每天都有使用痕迹,环境整洁直接影响大家的心情和专业形象。”

两人边聊边电脑上写下来。

经过几轮推敲,联盟的组织框架逐渐清晰起来:

会长1名——得是圈里有分量的人物,不仅眼光准,懂行,最好还拿过权威的艺术类认证,说话才镇得住场。

副会长4名——分别负责创作支持、对外合作、会员管理与活动统筹。

人选标准不低:必须和会长一样,具备扎实的艺术鉴赏力和行业资源。

顾问团若干——邀请一批资深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加入,不参与日常运营,但关键时刻能出主意、引资源,甚至帮忙鉴定作品。

会员不限人数——只要在书法、国画、雕塑、刺绣、陶艺、编织等任一领域有真本事,通过审核就能加入。

重点是鼓励多元风格,百花齐放。

至于运营团队,他们列得更细:

策划宣传员4名:负责线上线下推广,拍短视频、写推文、策划展览主题,把联盟的好作品推出去。

行政助理8名:按片区分工,每人对接十几位会员,处理日常事务,收作品、传消息、安排场地、管理艺人,做手艺人背后的“管家”

财务4名:管账、开票、结算分成,确保每一笔收入支出清清楚楚,经得起查。

前台4名:轮班制,形象好、沟通强,除了接待来访者,还要兼任导览讲解,让外行人也能听懂艺术的价值。

清洁工8名:覆盖各个工坊和展厅,每天早晚打扫,定期消毒除尘,尤其对木雕、布艺这类怕灰的作品区域,更要精细维护。

“人到位了,还得有规矩。”

陈梦瑶翻开笔记本,“比如新会员怎么进?是不是要提交代表作,由评审小组打分?老会员如果长期不参与活动,要不要自动降级或提醒退出?”

“还有作品定价。”

欧阳寒接道,“不能谁想卖多少就多少。

得有个评估流程——材质、工时、艺术性、市场参考价,综合打分。

我们还可以设一个‘推荐价区间’,既保护创作者,也避免报价离谱吓跑买家。”

两人越聊越兴奋。

最后一致决定:先起草一份《联盟运营管理手册》,把会员制度、作品审核流程、收益分配规则、奖惩机制全写进去。

哪怕初期简单点,也要有章可循。

“没有规矩,再好的想法也会散掉。”

欧阳寒合上电脑,“但我们这套班子搭起来,以后不只是个协会,更像是一个有温度、有秩序的艺术共同体。”

两人继续在电脑上完善着方案和合同,直到夕阳西下,方案和合同终于初步成型。

“看来,我们离艺术联盟的成立又近了一步。”

陈梦瑶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是啊,接下来就是寻找合适的办公地点和招募会员了。”

欧阳寒微笑着回应。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艺术联盟未来的期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