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小园山梅(3 / 3)

加入书签

了,其实孤山如果在白堤匆匆而过,就可能如同苏轼的那首有名的禅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苏东坡眼中如此,西湖亦如此啊。在张笙的眼中,西湖亦如《题西林壁》。西湖是杭州的一面镜子,和西湖永远《金刚经》的存在状态,这是西湖美妙之处,一句话,参不透的西湖!可是孤山最美之处。近在咫尺,却感觉不到孤山的存在啊!

对孤山的一切完全空白的,就喜欢这种empty,不过孤山实在。有太多了,因为西湖的孤山,不过西湖的孤山远比颐和园的万寿山有名望啊,掏空昆明湖而铸就的万寿山现在只想无我,孤身是依旧,那就美啦,并没有奢望孤山还能如过去的辉煌,想登孤山只是一种纯粹的好奇。故作风雅罢了,来西湖不入孤山,至少看到了鲁迅的塑像了,想一想如果中国没有鲁迅,那该多可怕呢?鲁迅的存在。让日本人害怕白话文的小说鲁迅写的最多了,鲁迅是为了文化而生。而其他的好多文人墨客,当时的文人们都是寄生在中华文化的圈里的寄生虫。鲁迅是为文化而创作的,是一面旗帜,直面中国当下的现实,没有妥协,逃避,直面挑战,鲁迅是文化的战士,太多太多披着中华文化的外衣的寄生虫啦,所以鲁迅永远不会过时,在休憩的亭子旁是北北宋林逋的墓地 ,孤山梅鹤精神的创立者,只为文人的风骨追求一生。

《小园山梅》

众芳摇落独喧硏,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遵。

梅妻鹤子不知道这篇呃算不算爱情的最高境界了?张笙有些怕了,怕打扰先贤的宁静致远隐忧之处,拜了三拜,可心中还是有点trilled在先贤面前还是不够坦诚啊,似乎听到了“小子无礼”一首《小园山梅》意境悠远,直达33重天了,从一侧豁口绿痕台阶漫步,悠悠荡荡浅草竹林,有一山亭,有一白发老人,想起了陶然亭公园里有一处隐忧高山之亭,有歌者抒情怀。对此,张笙有同感,孤山之亭近在咫尺,《小园山梅》之处,唱一曲当怀挽歌,情趣意旨深远 紧踏右侧绿痕台阶转向一处长廊幽静之处,孤山之趣亦发感触。先贤影踪有乎,依旧从长廊木亭出来,沿绿痕台阶而下,有一处小池,中有中有红色金鱼,不过警惕性,听声金鱼散去深藏水底,此金鱼乎有隐士之风,听到歌者孤山之亭独享曲歌之美调,畅然失魂。脚下中空落于草丛之中,方明白只为仙人之路也,但依旧兴致盎然,真是寻隐者不遇啊,这只这是孤山的开始而已,心情大爽,虽然1000多年了,却如同见了林逋本人一样,此时张笙的心情如同白居易到庐山见到了陶渊明一样,想一想啊,孤山上的林逋天下人没有不尊重,不尊重林逋的,连北宋的宋真宗都佩服林逋的梅鹤精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