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算我一个(2 / 5)

加入书签

; “不。”承安闭目凝神,“他不会疯。他会成为‘听者’??一个能听见死者低语的人。就像当年的我。”

    众人皆惊。

    承安却已取出随身携带的一枚银针,指尖运力,在自己左手腕轻轻一划,鲜血滴落,正好落在林沉眉心。

    血珠渗入肌肤的瞬间,少年猛然一颤,瞳孔收缩,终于聚焦。

    “师……师父?”他认出了承安,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

    “我在。”承安握住他的手,“你说的没错,她们还在井底。不只是梦游村的三十人,还有更多被遗忘的名字、未说完的话、来不及道别的亲人。他们都想回来,哪怕只是一瞬。”

    林沉泪如泉涌:“我……我听见她们叫我弟弟……可我不是……我不是那个孩子……”

    “你是。”承安坚定道,“你不是替代品,也不是傀儡。你是新的开始。从今往后,你可以替他们说话,替他们流泪,也可以替他们……活下去。”

    林沉伏地痛哭,肩膀剧烈起伏。良久,他抬起头,眼中已有清明:“我想学医。像您一样,治好别人的梦。”

    承安点头,扶他起身:“明日开始,我教你辨脉、识药、听心。”

    那一夜,宁心庐多了一盏长明灯,专为安抚游魂而设。承安亲自在灯芯中加入安魂香,并以《听铃录》中的秘法刻下符文,令其光色转为淡青,如同春水初生。

    七日后,京城再派使者前来。

    这次不是飞鸽传书,而是八百里加急的黄绸诏令,由礼部尚书亲至山门宣读:太子将于三日后亲临宁心庐,迎请承安出山,重立心疗司,赐紫袍金印,许以“国医大宗师”之尊号,统辖天下医政,专治战后遗症与百姓心疾。

    消息传开,整个山谷震动。

    百姓纷纷赶来,携米粮布帛,跪于山门前恳求:“求先生留下!若您走了,我们靠谁解梦?靠谁止痛?”

    孩童们自发在院中排成一行,齐声背诵承安教过的《药性赋》,稚嫩童音穿透晨雾,像是天地间最纯净的祈愿。

    阿原站在门口,望着人群,心头沉重:“您看,他们都在求您别走。”

    承安立于石阶之上,素衣布履,神情平静。“我知道。”

    “可朝廷势大,若拒旨不遵,恐招祸患。更何况,心疗司若重建,您便可广收弟子,推行新法,救更多人……”

    “救人的地方,不在宫墙之内。”承安转身望向满园桃树,“而在人心之间。”

    但他并未立刻拒绝。当晚,他独自进入藏书阁,翻出一本尘封已久的册子??《心疗司旧制》。这是三十年前他亲手编撰的典章,记录着当年如何用音律、梦境、共情疗法治疗战争创伤者的全部经验。后来因铃术败露,朝廷震怒,下令焚毁所有相关文献,唯独这一本被乔念冒险藏起,辗转送至他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