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不能再等了(4 / 6)
基。
>天子登台,万民同悲,
>一声清响,天下皆迷。”
承安听后浑身一震。
这首谣曲,正是《听铃录》最末一页所载的“禁咒篇”??当年他母亲拼死撕毁的部分。如今完整重现,意味着那段被掩埋的历史正在苏醒。
“不能再等了。”他对阿原说,“我们必须找到其他铃的下落。否则,即便梦游村得以昭雪,新的悲剧仍会重演。”
于是,一场横跨九州的寻铃之旅悄然开启。由林沉带队,五名资深弟子分赴各地,依据古籍线索探访可能藏有铃器的遗迹:北境冰窟、南疆瘴林、东海孤岛、西漠佛塔……
三个月后,第一份急报送抵宁心庐:林沉在西南一处废弃道观地下,发现了第二口完整铜铃!其形制与梦游村者几乎一致,唯独铃舌呈蛇形缠绕,表面刻满细密符文,似为某种封印。
更为惊人的是,当地村民世代流传一则传说??每逢月圆之夜,若有孩童靠近道观,便会听见母亲的声音唤其乳名,诱其走入深林。十年间失踪七童,皆无踪迹。
承安立即动身前往。
抵达当日正值十五,月华如练。他独自步入道观废墟,在铃前盘坐,运转“通幽诀”。片刻后,神识离体,坠入一片幽暗空间。
眼前浮现一幕幕画面:一群道士围坐坛前,以活婴心血祭铃,换取预知未来之力;朝廷密探混入其中,盗走铃器,献予帝王;后来铃失控,反噬施术者,道士们集体自焚,唯留铃沉入地底……
而那个不断呼唤孩童的母亲之声,实则是数十名夭折婴儿的怨念聚合,借铃力幻化而成,专诱同类灵魂补己残缺。
承安睁开眼,当即下令掘地三尺,果然在铃底挖出七具小小骸骨,皆以红绳系颈,排列成北斗之形。
他亲手为每个孩子净身更衣,放入木棺,葬于道观后山。又取宁心庐特制安魂香九斤,混入朱砂桃木粉,熔铸成一枚新铃舌,替换原有蛇形之物。
当新铃舌装妥,夜风拂过,铃声乍起??不再是刺耳尖啸,而是如溪水潺潺,如母亲哼唱摇篮曲。
翌日清晨,村民发现林中迷路多年的野兔竟自行走出,温顺地卧于坟前;失踪孩童的家人则齐齐梦见自家孩子笑着挥手:“我们回家了。”
消息传回宁心庐,举院欢腾。
然而承安并未松懈。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随着各地巡查深入,越来越多铃器被发现,有的藏于皇陵夹壁,有的嵌在寺庙钟楼,甚至有一枚竟被当作普通编钟悬挂于太学礼乐堂长达百年,每逢祭祀敲击,全场官员皆莫名情绪激荡,做出极端决策。
承安不得不联合李昭,推动新一轮改革:成立“音律监察司”,专门审查全国重大仪式所用乐器,禁止任何含特殊共振频率的器具流通;同时颁布《听心律例》,规定凡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