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枣仙报恩(2 / 2)
枣树每年只结有限果实,文启总是先帮助最贫困、最急需的人。奇怪的是,每摘完一季枣子,第二年树上结的果子反而更多更饱满。
文启靠这药枣不知救了多少人,但他始终坚持分文不取。有人劝他收些银钱改善生活,他却摇头:“仙缘赠药,是为济世,岂能用来牟利?”
三年后的一个中秋之夜,文启正在月下读书,忽闻院中有笑语声。出门一看,竟是那白发老翁与一绿衣老妪对坐弈棋。
老翁见文启出来,笑道:“公子善用仙枣,功德圆满,老朽特来告别。”
文启急忙上前行礼:“多谢仙翁赐福,使晚生能助乡邻解疾苦。”
老妪开口道:“老身本是此地上仙,因犯天条被罚为枣树百年。柳公子祖上善待于我,你又广施粥饭积德,感动上天,故赐此机缘。今刑期已满,我等将返仙界。”
老翁接着说:“那枣树乃仙种,已通灵性,会年年结果济人。唯望公子保持善心,福泽绵长。”
二位仙人言毕,化作青烟钻入地下。次日文启醒来,见院中两棵枣树郁郁葱葱,硕果压枝,尤其是老枣树,百年来第一次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枣子。
此后,文启依然扶贫济困,用药枣不知治愈了多少眼疾病人。他活到九十高龄,无疾而终。那两棵枣树至今仍在清河村繁茂生长,年年结果累累。奇怪的是,若有人贪心多摘,枣子便会酸涩难食;若是为治病救人而采,则格外甘甜有效。
乡民为纪念柳文启,在枣树旁立了碑石,刻“枣仙报恩”四字,至今香火不绝。而清河村及周边地区,极少有人患眼疾,据说是因为枣仙仍在默默庇佑这一方百姓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