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塾师辞馆(1 / 4)
清河镇东头有座老祠堂,青砖灰瓦,门前两棵大槐树。这里本是镇上孩童读书的学堂,眼下却只剩一个学生——八岁的狗娃,还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塾师,姓周名正言。
周先生在这镇上教了二十多年书,原本学生济济一堂。可这几年镇上富户纷纷搬去县城,留下的穷苦人家,孩子要么下地干活,要么学手艺谋生,能读书的越来越少。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槐树叶隙洒在书桌上,狗娃正摇头晃脑地读着《三字经》。周先生眯着眼听着,手中折扇轻摇。
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东家赵员外带着个锦衣少年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家丁。
“周先生,教书呐?”赵员外腆着肚子笑道,手上的金戒指在阳光下晃眼。
周先生起身拱手:“赵员外今日怎么得空来学堂?”
赵员外将身后的少年推到前面:“这是城里王掌柜的公子,名唤文彬,想来咱们学堂读书。”说着又压低声音:“王掌柜可是答应捐十两银子修缮祠堂呢!”
周先生打量那少年,约莫十二三岁模样,衣衫华贵,眉眼间却透着骄纵。再看狗娃,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正怯生生地望着来人。
“学堂空位多的是,何必专门跑来?”周先生疑惑道。
赵员外干笑两声,将周先生拉到一旁:“实不相瞒,王掌柜要求单独授课,不能与...与那些粗鄙孩童同堂。”说着瞥了眼狗娃,“横竖就一个学生,不如让狗娃回家帮忙种地,他爹前几天还跟我说佃的田地忙不过来呢。”
周先生顿时沉下脸来:“员外此言差矣。狗娃虽贫,却是读书的好材料,上月教的《千字文》已能默写大半。岂能因富家子弟要来,就赶走贫家孩儿?”
赵员外不以为然:“一个佃户的孩子,读书有何用?不如早些务农实在。周先生,王掌柜答应除了修缮银两,每月还多付三两束修呢!”
这时那王公子忽然指着狗娃嚷道:“爹,我不要和这穷酸小子一同读书!他身上有味儿!”
狗娃霎时红了脸,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身子。周先生看在眼里,心中一阵刺痛。
“赵员外,恕难从命。”周先生正色道,“学堂本是教化之地,岂能嫌贫爱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