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鼓点春(2 / 2)

加入书签

啊!

正当众人不知所措时,忽然有个小孩叫道:“快看!地上有东西!”

大家低头一看,原来是从破鼓里漏出的一些种子,正闪闪发光。老胡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种子收集起来,和乡亲们一起,在城南找了一块好地方,挖了个坑,把那面破鼓恭恭敬敬地埋了进去,然后把那些神奇的种子撒在上面。

一夜过后,埋鼓的地方竟然长出了一片从未见过的花草树木,有的开花,有的结果,五彩缤纷,香气扑鼻。更奇的是,这片园子不分四季,常年如春,桃花、荷花、菊花、梅花同时开放,结果不断。老百姓再也不愁饥荒,就把这里叫做“鼓园”。

赵县令见识了这神奇,也幡然醒悟,不再强求逆天而行,而是顺应自然,让百姓按节气耕作。说来也怪,自那以后,桃源县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老胡已经老得打不动更了,县城里也换了新更夫。这日,他正坐在鼓园里晒太阳,忽然来了个云游道士,盯着鼓园看了半天,连连称奇。

道士对老胡说:“老人家,你这园子里有宝啊!”

老胡笑道:“可不是嘛,四季如春,不是宝是什么?”

道士摇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些花草,是地底下那面鼓。这鼓在你家祖上手里时,是不是曾在一次百年难遇的春分时节,吸收过天地精华?”

老胡想了想,说:“听我爷爷讲,他爷爷那辈,确实有一年春分,天现异象,有群凤凰落在我们家鼓上,莫非......”

道士点头笑道:“这就对了!那鼓早已不是凡物,内里自成一方小天地。你当年敲破鼓皮,其实是释放了里面积蓄的春意。如今十年过去,这鼓在地下又吸收了足够的天地精华,若能取出来,必能再显神通。”

老胡却摇摇头:“罢了罢了,就让它在土里安生吧。强求来的春天,终究不如自然的好。”

道士闻言大笑:“老人家悟了!既然如此,不如在此立一石碑,记载这段奇事,让后人知道顺应自然的道理。”

老胡觉得这个主意好,就召集乡亲,在埋鼓的地方立了块青石碑,上面刻着“春鼓碑”三个大字。碑文详细记载了鼓点催春的故事,最后写道:“春自天定,不可强求;人顺自然,福泽长久。”

碑成之日,忽然有群鸟飞来,绕着碑鸣叫不去,声音悦耳动听,如同春日的交响。更奇的是,每当有人轻轻敲击石碑,就能听到阵阵鼓声回响,伴随着鸟语花香,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个神奇的春天。

后来,这“春鼓碑”成了桃源县的一景。每逢节气变化,百姓都会来敲击石碑,听那鼓声是否应和时令。若是鼓声清脆悦耳,就说明节气正常;若是鼓声沉闷滞涩,就预示气候有变,好提前准备。

自此以后,桃源县虽然不再有四季如春的奇景,但年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而那春鼓碑的响声,也成了判断年成好坏的神秘征兆,代代相传。

老胡去世那天,春鼓碑自发响起,连续不断,全县百姓都听到了那欢快如春的鼓声,纷纷说这是老胡又来报春了。

所以啊,有时候看似是坏了事,说不定反而是好事的开端;强求不得的,顺其自然反而会有意外之喜。这大概就是“鼓点春”这个故事要告诉咱们的道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