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铁算盘(1 / 2)

加入书签

庆安县城西头有家悦来米行,门脸儿不大,却占了码头便宜。

米行账房孟来常在这儿当差七年,每日天不亮就支起八仙桌,面前摆着那架枣木框、牛骨珠的算盘。

他拨珠子的手快得像穿花的蝴蝶,珠子碰撞声脆生生的,伙计们都说:“孟先生的算盘比更夫的梆子还准。”

那是光绪三年的春寒料峭时候,孟来常在城隍庙后的旧物摊上瞧见架黑铁算盘。

铁框磨得亮,二十一颗算珠油光水滑,珠身刻着细密的云纹,摸上去凉丝丝的。

摊主是个白胡子老头,说这是前朝账房先生的家伙,死时攥在手里没松开,“您要是不嫌弃,给五十文拿走。”

孟来常试了试,拨动一颗算珠,其余竟跟着嗡嗡轻颤,像是活物。

他想着五十文买个玩物也不亏,便揣进怀里。

打那天起,悦来米行的算盘声变了样。

从前孟来常拨半小时的账,如今黑铁算盘只需拨拉三两下,珠子自己就转出了数。

上月盘存,他拨着黑铁算盘核对了三百石米的进出,竟比往常少算了半升——不是手生,是黑铁算盘算得精。

更奇的是预测盈亏:有回许老爷问:“下月从湖广进新米,按现价收,秋后能赚多少?”

孟来常拨了拨黑铁算盘,珠子停在“二百七十三两”

,后来果然分毫不差。

许老爷乐开了花,拍着他肩膀说:“来常啊,你这黑铁算盘比我这把老骨头还金贵!”

孟来常嘴上谦虚,心里也美——从前算错一笔账要挨骂,如今黑铁算盘算的数,连东家都信服。

变故出在五月里。

江淮大水,运粮的船都堵在运河口,米价一天三涨。

许老爷把孟来常叫到后堂,压低声音:“听说湖广米商囤着二十万石不肯放,咱们要是跟着囤,等米价翻番……”

他伸出三根手指,“三成利!”

孟来常的手指在黑铁算盘上悬了半寸。

他想起前儿在码头看见的李婶——丈夫去年染了肺痨没了,她靠挑米卖盐拉扯俩娃,米缸里只剩小半袋糙米。

若米价再涨,李婶家的米缸怕是要刮得见底。

“东家,”

他咽了口唾沫,“这事儿……使不得。”

许老爷的脸立刻沉下来:“来常,你当我不知道?去年秋涝,你算的那笔账让我少赚了八十两!

要不是看你手快,早换了别人!”

他指节敲了敲桌面,“这黑铁算盘不是能掐会算么?你去拨拉拨拉,看看囤米是亏是赚!”

孟来常咬了咬牙,捧起黑铁算盘。

珠子刚碰到掌心,就传来股子灼人的热,像是烧红的炭。

他闭着眼拨了两下,珠子突然剧烈震颤,“咔”

的一声卡住了。

他慌忙掰算珠,可每颗都像焊死了似的,纹丝不动。

“怎么着?”

许老爷凑过来,“算出亏了?”

孟来常喉咙紧:“东家,黑铁算盘……坏了。”

怪事从那天起。

孟来常再摸那黑铁算盘,只觉分量重了几倍,从前能捧在手心的算盘,如今得用双手拎着。

更奇的是,只要他心念一动“算账”

,算珠就硌得掌心生疼,像是有人拿针戳。

他试着拨拉两下,珠子纹丝不动,倒把他虎口震得麻。

许老爷的脸彻底黑了。

七月里新米上市,米行没囤粮,反被别家抢了先,只赚了百来两。

许老爷拍着桌子骂:“你这破算盘,白瞎我五十文!”

当晚就把孟来常赶出了门。

孟来常没了去处,只能在城门口摆了个卦摊,写块布幡:“黑铁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