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书法鬼(1 / 2)
清乾隆年间,黔东印江县出了个怪人,姓孟名诚,生来右手六指,写的字却能让石头流泪、纸页生香,人送外号“六指墨仙”。可这“仙”字没叫几年,就传成了“书法鬼”——只因他写的字能勾人魂魄,还专救苦命人。
那年头印江有个恶霸叫周虎臣,是个捐了监生的土财主,占着半条街的铺子不说,还把流经县城的印江河段圈起来收“水税”,百姓挑桶水都得给他交两个铜板。城里有个老鞋匠叫张全桂,老伴儿得了肺痨,儿子张小满才十二岁,天天天不亮就去河边挑水卖,好凑钱给娘抓药。
这天小满挑着水桶刚到河边,就被周虎臣的狗腿子拦住了。领头的麻脸一把夺过水桶摔在地上,骂道:“小崽子,敢不交水税就挑水?也不看看这河是谁家的!”小满急得直哭,说:“我娘还等着水熬药呢,求您行行好……”话没说完就被麻脸踹了个趔趄,水桶滚进河里,顺着水流漂走了。
小满坐在河边哭到太阳偏西,正打算跳河寻短见,忽听见身后有人说:“娃娃,好死不如赖活着,哭有啥用?”回头一看,是个穿青布长衫的汉子,右手比常人多一根指头,手里提着个旧木盒,盒里装着几支毛笔和一方残砚。这人正是孟诚。
小满抽抽搭搭把事儿说了,孟诚听完没说话,从怀里摸出张皱巴巴的草纸,又从木盒里拿出支秃笔,就着河边的泥水写了个字。那字是个“水”字,写得歪歪扭扭,可刚写完,河面上突然起了阵怪风,卷起的水花竟聚成了个水桶的模样,稳稳落在小满面前。小满惊得瞪大了眼睛,孟诚却拍了拍他的头:“拿去吧,这水熬药,你娘的病能好一半。”
小满半信半疑地挑着水回家,刚进门就闻到一股药香。更奇的是,娘喝了这水熬的药,当天就能坐起来说话了。张全桂觉得不对劲,追问之下,小满把遇到孟诚的事儿说了。老鞋匠一辈子没见过这等奇事,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小满去寻孟诚,可问遍了县城的茶馆酒肆,都说没见过这么个六指的读书人。
直到第七天,周虎臣家出了件怪事。他家新盖的门楼刚挂上“德高望重”的匾额,夜里就被人在匾额上写了个“贪”字。那字是用黑墨写的,可第二天太阳一晒,墨汁竟变成了血红色,顺着匾额往下流,吓得家丁们魂飞魄散。周虎臣又气又怕,让人把匾额摘下来烧了,可当晚他家粮仓的门上又多了个“盗”字,第二天打开粮仓一看,满满一仓稻谷全变成了沙子。
周虎臣断定是有人故意作祟,带着家丁在城里搜了三天,终于在城南的破庙里找到了孟诚。当时孟诚正坐在供桌上写字,地上铺着几十张草纸,每张纸上都写着不同的字。周虎臣一脚踹开庙门,吼道:“好你个妖人,竟敢坏老子的事!”
孟诚慢慢抬起头,六指捏着笔说:“周老爷,你占河收税,夺人活路,我不过是替天行道罢了。”周虎臣气得脸都绿了,让家丁把孟诚绑起来,又让人把地上的纸都烧了。可那些纸刚点着火,就飘起来围着周虎臣打转,每张纸上的字都变成了人脸,有老有少,都是被周虎臣欺负过的百姓。周虎臣吓得直喊“有鬼”,当场就尿了裤子。
家丁们也慌了神,转身就跑。周虎臣想跑,却被孟诚写的一个“困”字定在原地,怎么也挪不动脚。孟诚走到他面前,说:“你害了多少人,就该还多少债。从今天起,你把占的地还给百姓,把收的水税都退回去,不然这‘困’字就困你一辈子。”周虎臣哪敢不从,连连点头答应。
可等周虎臣把地还了、税退了,再去找孟诚时,破庙里只剩下一方残砚和一张纸,纸上写着:“墨能载道,亦能惩恶,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从此再也没人见过孟诚,只听说有人在印江河上游的峭壁上见过他写的字,字里藏着山水,风吹过时,还能听见笔墨流动的声音。
后来张全桂的老伴儿病好了,小满也长大了,跟着老鞋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