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斩头陀,封国师(3 / 4)
步声、甲胄碰撞声、弓弦拉动声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无数火把将这片废墟照得亮如白昼。大批精锐侍卫如临大敌,刀枪并举,强弓劲弩齐指场中。紧接着,康熙皇帝在一众贴身侍卫与大太监的簇拥下,龙行虎步,亲临现场。他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震惊与肃杀,目光如电,瞬间扫过瘦头陀惨不忍睹的尸体,最终牢牢锁定在那唯一傲然挺立的身影之上。
“小桂子!”康熙声音沉凝,带着帝王之威与深深的疑虑,“此乃何故?!这凶徒是何人?为何毙于此处?你……”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林凡的一切伪装。
刹那间,所有目光,所有杀气,所有疑惑,尽数凝聚于林凡一身。毛东珠面无人色,几乎瘫软。场中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一触即发。
林凡面对这千夫所指、刀剑加身般的局面,神色却依旧淡然。他并未如众人预料般跪伏请罪,只是从容不迫地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袖,随即微微躬身,向康熙行了一个简雅而不失气度的拱手礼。动作自然流畅,仿佛本就该如此。
“陛下,”他开口,声音清越平和,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那自称更是让所有人心头狂震,“今夜路过此地,偶遇此獠潜入宫禁,形迹鬼祟,欲行不轨。在下出手阻拦,彼乃暴起伤人,招招狠辣,皆欲取人性命。迫于无奈,只得出手重了些,将其毙于掌下。惊扰圣驾,实非吾之本愿。”
他言辞简练,语气平淡得如同在谈论窗外的落雨,将一场石破天惊的生死搏杀,轻描淡写地归结为“迫于无奈”、“出手重了些”。绝口不提神龙教,不提海大富,更不提《四十二章经》,只将性质定为“护卫宫闱,正当防卫”。
康熙闻言,瞳孔骤然收缩!他自幼习武,天资聪颖,虽年纪尚轻,但眼力见识已非同小可。地上这枯瘦男子的惨状,周围这如同被巨力碾过的废墟,无不昭示着刚才那一战的恐怖!而这个小桂子,竟能在这等凶徒“招招狠辣”的袭击下,不仅毫发无伤,还能“迫于无奈”将其反杀?且看他气定神闲,姿态从容,衣衫整洁如新,哪有半分“迫于无奈”的狼狈?更让他心神剧震的是,对方身上那股自然流露的、超凡脱俗的气质。
“你…你究竟…”康熙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既有对林凡身份的极度怀疑,更有对其实力深不可测的骇然!此人武功,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皇帝!”
就在这气氛紧绷欲裂之际,一个带着威严与些许急切的女声响起。只见真太后在宫人搀扶下,步履略显匆忙地赶到现场。她凤目快速扫过全场,在看到林凡安然无恙时,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如释重负,随即目光坚定地看向康熙。
“此事哀家知晓!”她声音不高,却带着母仪天下的决断力,“此獠乃是江湖上穷凶极恶之徒,早已觊觎宫中,意图对哀家不利!幸得…幸得小桂子洞察其奸,仗义出手,于危急关头救了哀家性命!他是哀家与皇帝的救命恩人,是我大清江山的功臣!”
“先生?恩人?功臣?”康熙彻底愣住,母后对此人的称呼,竟已尊崇至此?!
真太后走到康熙近前,无视周围惊愕的目光,压低声音,语气却无比凝重,字字千钧:“皇帝!你可知,若非先生武功通玄,品行高洁,于黑暗中仗剑相助,哀家此刻早已魂归九泉!此非寻常护卫之功,乃是再造之恩,恩同父母!先生乃世外高人,游戏风尘,岂可以宫中俗礼相待?依哀家看,当以半师之礼敬之,以国士之位待之!”
她深吸一口气,看着康熙眼中翻腾的震惊,说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先生于哀家恩重如山,哀家意决,欲尊先生为‘亚父’,以报救命之恩于万一!还望皇帝体谅哀家之心,成全此事!并请皇帝即刻颁旨,昭告天下,册封先生为大清国师,入则参赞机要,匡扶社稷;出则护持国运,泽被苍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