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你才是真正的太平天子!(2 / 3)
而且单飏这个人还特别轴,他认为那是凶兆那就是凶兆,绝不接受为了政治因素而强行替君王将凶兆解释为吉兆的行为。
也就是说单飏的这份奏疏,可信度竟是极高?
念罢,蔡瑗面露几分崇拜之色看向了刘辩,虽说以她的心性这么做多少有些反差感,但哪个男人没有些虚荣心呢,无论是在女人面前还是在臣子面前。
“殿下承天之佑,中兴汉室指日可待!”
“天命在殿下!”
“你就是真正的太平天子(注1)!”
贺词赞词不绝于耳,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沉醉的。
这种借由他人之口,自己想低调却反被他人张扬出来的炫耀,完全地满足了刘辩的虚荣心。
太子少傅荀爽眼见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于是心中微微一动,坐在席位上向太子提议道:“殿下,既然太史令提起紫微东移,殿下是否也要开始筹备登台受禅之事了?”
荀爽没有起身,更没有向太子行礼,这代表他是以私人身份向太子提议,比如太子的未来丈人或是太子的老师,也代表这不过是私人性质的问题,太子并不一定要回答。
而且荀爽也得承认,自己这个问题是有私心的。
倒不是仕途的问题,以他的名望和颍川荀氏的地位,三公之位将来必有他一席,他只是想给女儿一个更好的婚嫁待遇。
太子娶良娣和天子娶贵人,可绝对不是同样的规制。
荀爽对亲情没有那么在意,他只是想在嫁娶规制上压旁人一头罢了。
想他荀爽海内名士,天下硕儒,他的女儿也向来贤淑温良,自当母仪天下!
难道还有谁的女儿比他的女儿,更有资格坐在皇后的宝座上吗?
只是荀爽太过低估了“登台受禅”这四个字的影响力,随着这四个字的声音回荡在殿内,进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殿中众人尽皆有些振奋,原本因早起而残存的惺忪困意此刻也瞬间荡然无存。
能出现在这座偏殿里的,不是太子府府僚,便是朝堂上的太子党中流砥柱,他们的荣华富贵早早与太子殿下绑定。
众人脸上的兴奋之色难逃刘辩的眼眸,就连向来清廉刚正的卢植和淡泊名利的郑玄脸上都洋溢着溢于言表的喜色,何谈旁人呢?
甚至如颜良、文丑的眼中,眼中还带着一抹略微惧怖的猩红色光芒。
这时候刘辩突然也有些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权臣早年间都是一腔报效国家的凌云壮志,到了后来却总是被野心蒙蔽了初心,最终踏上了一条注定了要背负骂名的道路。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