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我不拿,太子殿下怎么拿?(2 / 5)

加入书签

锣密鼓进行之时,一封来自西凉的密信打破了短暂的平静。信中提到,马超近期频繁调动兵马,似乎有联合羌胡部落共同反叛的迹象。陈安阅罢眉头紧锁,意识到这又将是一场硬仗。

    他迅速召集众将商讨对策。经过反复推演,最终制定了一份详尽的作战计划:先由黄忠率部伪装成商队潜入西凉境内,暗中联络当地豪族,分化瓦解马超阵营;随后由魏延带领一支精锐部队伪装成羌胡模样,趁夜偷袭敌军营地,打乱其部署;最后由自己亲率大军压境,形成三面合围之势。

    行动当晚,月黑风高。魏延按照预定方案悄悄接近敌营。借着夜色掩护,他指挥士兵悄无声息地摸进了马超的主营区。随着一声令下,埋伏已久的汉军突然发起突袭,顿时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混乱之中,马超仓皇撤退。然而当他试图重整旗鼓时,却发现原本忠诚于自己的部分将领已经倒戈相向。原来,黄忠此前成功说服了几位地方豪强,他们暗中配合汉军行动,导致马超内部人心涣散。

    得知前线失利的消息后,陈安心头稍安,但并未放松警惕。他知道,尽管暂时遏制住了马超的反扑势头,但只要问题根源未除,类似的隐患还会不断出现。因此,他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西凉地区的治理难题。

    为此,陈安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帮助百姓恢复生产;设立学校,传播文化知识,增强民众凝聚力;招募本地青年入伍,组建地方武装力量,强化基层防御体系。这些举措很快收到了成效,西凉地区逐渐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

    随着时间推移,陈安的声望日益高涨。他的名字不仅在国内广为人知,在周边国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外国使节纷纷前来朝贡,希望能够与这位年轻的帝王建立友好关系。

    其中,匈奴单于呼韩邪更是主动遣使求见,表示愿意归附汉朝,并请求联姻以示诚意。陈安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同意了这一提议。他将妹妹刘妍许配给呼韩邪,并派遣大量工匠随行,协助匈奴发展经济民生。

    这一联姻事件极大地促进了中原与草原之间的交流互动。双方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匈奴人学会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而汉人则从他们那里获得了珍贵的马匹资源。这种双赢的局面,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就在陈安以为天下即将迎来长久和平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再次打破了宁静。原来,远在辽东的公孙渊突然宣布独立,自称燕王,并公开拒绝向汉廷缴纳贡赋。不仅如此,他还秘密勾结倭国,企图借助外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陈安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下令调集东北三省全部兵力,任命司马懿为主帅,全力征讨叛逆。临行前,他还特意叮嘱司马懿务必稳扎稳打,不可贪功冒进。

    司马懿领命后迅速行动,凭借高超的指挥艺术,接连击败公孙渊多路兵马。然而,正当胜利在望之时,一场罕见的大雪却阻挡了汉军前进的脚步。极寒天气使得粮草运输困难重重,士卒冻伤现象屡见不鲜。

    关键时刻,陈安展现了非凡的领导智慧。他一方面紧急调配御寒物资送往前线,另一方面亲自撰写慰问信件鼓舞士气。在他的努力下,汉军上下齐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