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不管是谁在打何进,我卫将(2 / 4)
慎,不可贸然深入敌阵。
另一边,诸葛亮也在密切关注着北方的战况。他通过密探获取的情报发现,曹魏似乎正在酝酿更大的动作。为了牵制曹魏,诸葛亮下令黄忠加大宛城的佯攻力度,同时派人秘密联络荆襄地区的山越部族,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进一步扰乱曹魏的后方。
然而,山越部族的态度却显得模棱两可。虽然他们对曹魏并无好感,但也不愿轻易卷入三国纷争。诸葛亮为此绞尽脑汁,最终决定以金钱和粮食为诱饵,换取山越部族的配合。他派出一名口才出众的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往山越营地进行谈判。
使者到达后,山越首领大喜过望,当即答应协助蜀军行动。他们承诺将在适当时候发动突袭,切断曹魏的部分补给线,从而缓解汉军的压力。这一消息让诸葛亮松了一口气,但他仍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清楚,孙权的态度才是左右局势的关键因素。
东吴方面,孙权依旧保持观望姿态。他对汉朝和蜀汉的求援请求始终未予明确回应,而是专注于巩固自身的内政和军备。陆逊多次劝说孙权趁机扩张领土,但孙权却坚持认为时机尚未成熟。
“丞相,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稳定。”孙权缓缓说道,“如果贸然介入北方战事,很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东吴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不如先静观其变,待局势明朗后再做打算。”
陆逊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服从孙权的决策。他转而加强了对长江防线的布防,并秘密训练了一支精锐水军,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陈安在幽州前线的战斗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而曹操则加紧部署新的战略。郭嘉敏锐地察觉到,鲜卑人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这或许意味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某日深夜,郭嘉独自站在许昌城楼上,仰望着星空。他喃喃自语道:“历史总是充满了未知数,谁能笑到最后,也许就取决于谁更能把握住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陈安的决定迅速在汉军内部引发了震动。调遣荆州守军北上支援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将领对此表示担忧。荆州作为汉朝南方的重要屏障,一旦兵力被抽调,极有可能给曹魏留下可乘之机。然而,陈安态度坚决,他亲自召见了负责荆州防务的将军刘琦,并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计划。
“刘将军,朕深知此番调动对你而言压力不小。”陈安语重心长地说道,“但幽州若失守,鲜卑人必定南下侵扰中原腹地。届时,整个汉室都将陷入危局。朕相信你定能守住荆州防线,为朕争取更多时间。”
刘琦听罢,深感责任重大,却也无从推辞。他郑重承诺道:“陛下放心,末将必当竭尽全力稳固荆州,绝不让曹魏有机可乘!”
与此同时,马超接到命令后立即率西凉铁骑东进。这支以勇猛著称的骑兵部队穿越黄土高原,直奔幽州方向而去。一路上,他们不断收编地方民兵和散落的小股军队,使得队伍规模迅速扩大。马超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他不仅需要与北方的鲜卑部落交战,还要配合荆州援军形成夹击之势,彻底打垮入侵者。
然而,鲜卑人的行动远比汉军预想得更为狡猾。他们的首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