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卢植:汉兴元年,第一次在(2 / 4)
那么魏国将彻底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为此,他特意修书一封,派人送往江东,希望孙皓能履行盟约,共同对付魏国。
信使日夜兼程,终于抵达建业。然而,孙皓却犹豫不决。他虽然表面上答应出兵,但实际上却按兵不动,暗中观察局势发展。姜维得知这一情况后,心中暗叹,但也并未放弃努力。他命人加强与吴国的联络,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说服孙皓。
与此同时,蜀军继续向洛阳推进。沿途百姓看到蜀军旗帜,纷纷前来迎接,许多人甚至主动加入队伍,为蜀军提供粮草和情报支持。姜维见状,深感欣慰。他明白,民心所向才是取胜的关键。
经过数日激战,蜀军终于抵达洛阳城下。司马昭亲自登城指挥防御,但他内心却充满了焦虑。魏军连番失利,士气低落,而城内的粮草也即将耗尽。在这种情况下,坚守洛阳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双方对峙之际,鲜卑部落的军队突然出现在洛阳北面。原来,李平成功说服了鲜卑首领,同意出兵相助。鲜卑骑兵如潮水般涌来,直接威胁到了洛阳的侧翼。司马昭被迫分兵抵御,导致城防力量进一步削弱。
姜维抓住这一良机,命令全军发起总攻。蜀军将士士气高涨,个个奋勇争先。经过一夜苦战,终于攻破了洛阳城门。司马昭仓皇逃窜,带领残部撤往许昌。
此役大捷,不仅让蜀汉占据了战略主动权,更迫使魏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孙皓见状,终于决定出兵北伐。吴国大军从江东出发,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多座魏国城池。
三国格局至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蜀汉与吴国联手,对魏国形成了合围之势。司马昭虽竭力抵抗,但终究无力回天。他不得不接受现实,与蜀汉和吴国签订停战协议,承诺割让大片土地以换取和平。
回到成都后,姜维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赞誉。刘禅亲自设宴款待,表彰他的卓越功绩。然而,姜维并未因此满足。他深知,蜀汉要想真正复兴,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某日深夜,姜维再次坐在书房内,摊开地图,仔细研究每一处细节。他明白,这场战争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距离最终目标还很遥远。他决心继续努力,为蜀汉开辟更加辉煌的未来。
随着时间推移,姜维的计划逐渐显现成效。蜀汉不仅恢复了昔日的繁荣,更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势力。刘禅也因此重振信心,重新确立了蜀汉在中原的地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三国争霸的序幕已然拉开。而姜维,这位智勇双全的统帅,将继续书写属于他的传奇篇章。
姜维在咸阳城内稍作休整,但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远的洛阳。魏国连遭打击,内部矛盾渐显,这正是蜀汉乘胜追击的最佳时机。然而,姜维深知,此战非同小可,必须谨慎谋划,确保万无一失。
他召集众将再次商议,首先对当前局势进行了全面分析:“魏军虽败退洛阳,但其根基尚存,不可轻视。司马昭善于用兵,且魏国兵力雄厚,若贸然进犯,恐有不测。”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因此,我们的下一步行动必须分为两路:一路由我亲自率领主力部队,沿渭河直逼洛阳;另一路由诸葛瞻统领水军,沿黄河东进,与陆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