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这是救兵么?(3 / 5)
就是满架满桌的书籍和图纸。
老人精神矍铄,看到赵振国来了,很是高兴,但看到他手里提的东西,立刻板起脸:
“小赵,你这是干什么?来就来了,带这些东西,像什么话!”
赵振国连忙解释:“吴老,您千万别误会!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点茶叶和自家做的吃食,是我们全家,还有我们项目组全体同志的一点心意!要不是您关键时刻帮了我们一把,我们那个项目真就悬了!”
吴老教授这才脸色稍霁,示意赵振国坐下,给他倒了杯水。
老人呵呵笑了起来,眼神里带着几分回忆和调侃:
“小赵啊,你真要谢,可不能光谢我。你得去谢谢老应,那个应老头儿!”
他指了指窗外,仿佛能看到老友的身影:
“你是不知道,当初要不是他,堵在我家门口,在我耳朵边上念叨,说有个叫赵振国的年轻人,多么肯钻研,多么有股子闯劲,说你们那个项目思路多么巧妙,对国家多么有意义……把我这耳朵都快磨出茧子喽!我要是不答应去看看,他那个老不羞,怕是要在我家打地铺了!”
赵振国这才知道背后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吴老教授呷了口茶,继续笑道:“而且啊,这个老应头,在乡下呆了几年,回来之后,那心眼子变得跟蜂窝煤似的,全是眼儿!
他让我给小郭打电话通风报信,还特意嘱咐我,不能明说,就装作无意间提起,说发现了个有意思的东西,夸你们几句,吊吊那小子的胃口。
他说小郭那个人,越是这么‘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