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探访盐田(3 / 4)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就是最为纯洁雪白的精盐了。

取完精盐之后,就是次等盐,那些最开始取下来的一层带着灰尘的精盐就会加入次等盐之中。

最后的就是粗盐了,这些盐不但有底层的泥土,颗粒粗大,口感极其不好。

不同等次的盐有着不同的受众,最好的肯定是达官显贵,最顶层的那一批人食用。

其次就是次等盐,这些盐给一般的富人食用,比如刘峰这样的,食用盐都是此等。

最差的粗盐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刚需。

老百姓可不会花费很多的银子去买细盐吃,毕竟他们的生活都没办法保障。

刘峰之所以来看这些晒盐场,是因为他想要断泰和药行的一条腿,这里就是起点。

到了盐田,刘峰就在管事的带领下在各个仓库溜达。

盐商很多人都可以做,只需要有些财力就可以。

但是盐商和盐田是两个概念,一千个盐商中,自己拥有盐田的也不过一个人。

绝大多数的盐商都是以自己的身份凭证为索引,找盐田进货。

然后分散在各地售卖。

一般每个城会按照城市规模的大小设置盐铺。

比如说温皇县,因为规模小,就只有两家盐铺。

但是幽州城这样的大城,一般一个街区一个,甚至是两个。

刘峰这样的盐商订货的时候正常情况下只能拿到粗盐。

那些精盐会被盐田的拥有者留着,买高价。

毕竟精盐的量少。

要是精盐都能大规模产出,价值肯定打折扣,所以盐田即便是能够产出更多的精盐,也不会去生产。

生意的本质就是需求。

掌握了这一点,生意就会长久地做下去。

刘峰不过是一个小盐商。

所以,在那些大户的眼中,就是只配喝点汤的存在。

盐商的天花板就是拥有自己的盐田。

“掌柜的,这些粗盐都是一个价吗?”

刘峰询问。

它能够进入盐田,就已经核对过身份。

“这种是寻常粗盐,畅销货,也是需求量最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