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这些年收到的僧制品,计有佛骨十万多斤,佛牙八千多颗,舍利子堆积如山。
这些僧制品几乎没什么用处,而大明对他们的赏赐,则是以丝绸,生绢和大明宝钞为主。
这就产生了巨大的亏空。
划算吗?
其实还是很划算的。
很多人认为大明对雪区只是理论统治,其实并不然。
元代的时候,朝廷对雪区是以流官万户管理,到了明代,管理雪区的就成了世袭的教王。
从流官,变为世袭,看似是统治权降低了,但是从政治结构来看,却不能这么算。
元朝的时候管理雪区的流官,并不是由朝廷进驻的,而是由本地势力推举的,这就让这个流官失去了朝廷羁縻地方的意义。
再加上这是个以宗教为主的地区,这样一个行政官员,又能发挥出多大的本职作用呢?
明朝的时候,以世袭代替流官,看似是统治权退步了,但是却在事实上,把一个能发出整体声音的雪区肢解了。
雪区的统治结构,由原先的公推万户,变成了七王并立。
七王分别为阐化王、阐教王、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大宝法王、大乘法王。
阐化王、阐教王、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瓜分其地,五王各据一方,建立起了自己的世袭世系。
大宝法王和大乘法王则在宗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