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筑基,练气和境界设定的问题(2 / 3)
官显贵,都是因此短命。
所以到了隋唐时期,发现这东西邪门,内丹术就开始渐渐成型了。仙侠小说当中的修行境界体系,大多脱胎于内丹术。
道教内丹术认为,人生出来的时候,体内含有先天一。先天一是道教所认为的世间万物的根本,一生阴阳,生化出了世间万物。通常所说的丶许多跟道教相关的丶有「气」的词语,许多都应该写成「」,比如说「气功」,但后来都简化了。
「_气化三清」,也是这个「」。
内丹术的修行,就是围绕出生时候所拥有的这一点「」来展开。
人出生的时候体内有先天一,也称为元气,但是随着年岁增长,产生许多不好的习惯,这元气就慢慢地漏掉了。
所以想要修行,第一步就是「补漏」丶「补身漏」。一些喜闻乐见的剧情,「泄了元阳」,所指的基本也是这个东西。再有人后天的忧愁烦恼丶各种杂念,也会漏掉元气。道教内丹术认为,人年纪大了渐渐衰弱,生老病死,本质就是因为先天元气耗尽,所以才会这样。
那想要长生不死,就要保住先天元气。这就是内丹术修行的核心思想之所以补漏的办法,第一步就是「筑基」。通过调息吐纳等法门,渐渐调养自己的身体,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状态,补上所有漏洞,确保那一点珍贵的元气不再流失,为修行打好基础。
第二步就是「炼气」。这炼的气,就是上一步刚刚保住的元气,或者说「先天一无」。
经常读仙侠小说的朋友会常见这麽几个词汇一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这些是指炼气的三个阶段。
通俗一点解释,可以认为精气主要藏在肾,所谓「精满则溢」。筑基之后,精气不再泄露,但还会慢慢产生,满了,就溢出来了,就是你们现在所理解的那种现象。
这时候,就通过炼气的手段,将溢出来的这些继续炼化,使之存于体内,这一步就是炼精化气。
元气炼化好之后,就将气炼化到元神当中,用以增强元神,这一步就是炼气化神。
元神也炼化好了,继续炼化,使之返归先天状态,这就是网文里说的炼神化虚。
再一步,炼虚合道,这差不多就是三花聚顶丶飞升成仙的神仙境界了。
出阴神,出阳神,也都是这些过程当中的表现和神通。
所以道教内胆术的修行阶段,大致就分为这个部分,第一步是筑基,第二步是炼气。但是许多流派不同,说法描述和境界都不同,我并没有很全面的了解,一些表述也可能存在错漏,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我自己也是因为阅读了仙侠小说,对这些东西起了兴趣,才去进一步了解的。说这些是因为不止一位书友在评论区说,这本书的修炼境界怎麽是反着来的,跟别的书不同。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有点惊讶,之后时常看到的时候就更惊讶了,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