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章 把宋朝的无耻文人,用对地方!(3 / 7)
p; 赵朔大军开进江西,在这些地方官员的配合下,均田之事进行的非常顺利。
此事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带动了其他地区的归降。
本来,对于余玠和赵范、赵葵等人来说,直接背叛大宋,真有些抹不开面子。
而且,大宋一直行“大小相制”之策,他们拥兵自重也就罢了。如果投降赵朔,内部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不过,江西易帜的消息一出,余玠和赵范就有些坐不住了。
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按兵不动,那是表明了对赵朔的善意。但是,如今陈韡直接投了赵朔了,不就把他们对赵朔的善意比下去了吗?
陈韡现在受封江西安抚使,他们待赵朔破了临安之后再投降,又能得什么职司?
恐怕来日的位置,会在陈韡之下!
早投晚投都是投,这是何苦来哉?
还有,他们手下的官员,特别是文官也坐不住了。
这些士大夫当然对赵朔要分他们的田地,非常不满。但是,这不是人家赵朔的刀子快,而他们又豁不出命去吗?
既然拦不住赵朔分他们的田地,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求日后的良好待遇了。
主动归降之立功者,原职留任!
一时间,不知多少有头有脸的文官亲自去帅府,劝说赵范归降赵朔。
武官也蠢蠢欲动,开始串联,联名上书。
当赵范破获了一桩“谋反”之案,有几个军官联合起来,准备杀了他投降赵朔后,就再也坐不住了。
对于这几个军官来说,既然投降赵朔是人心所向,他们杀了赵范后,振臂一呼,万众响应,这荣华富贵不就来了吗?
对于赵范来讲,早投降几天晚投降几天,已经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前途了,还关系着自己的身家性命!
相对而言,名声算什么啊!
于是乎,赵范和兄弟赵葵,以及两淮主要文武官员商议以后,一边主动易帜,一边向赵朔派出使者,请求赵朔派出大军进入两淮地区,收编两淮的宋军,在两淮地区进行均田。
两淮易帜的消息传到四川的第三天,余玠也携四川文武官员,宣布四川易帜!
然后,湖南安抚使李埴,也不再率军装模作样的搜剿王文的叛军了,直接易帜!
至此,整个江南地区,湖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江西,已经全为赵朔所有。
南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