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规矩之内杀与不杀(3 / 4)
己盏杯倒满,而后看着夏欣那即将见底的盏杯,本想着为她续上,却现壶中凉茶已尽,他只得拿着茶壶,望向那两位仿佛已陷入深度思考境地中的貌美婢女,轻声询问道:“请问,还有茶吗?”
其中一位名为禾瑛的婢女率先心神一动,思绪立刻回转过来,匆匆应道:“有的。”
她赶忙移步向前,刻意放低身段,垂着脑袋,小心接过萧阳手中的茶壶,小声说,“请稍等。”
而后就转头走向亭台入口,看了眼四周的云雾袅袅,梨花如雨,一步向前,曼妙的身形腾飞而起,带动红带飘扬,迅消失在云雾花雨中,缥缈若幻。
萧阳没去多看,继续对着夏欣说道:“我还有个问题。”
夏欣微笑犹然,“什么?”
萧阳脱口而出,“如果你是宁城主,面对将来的大势,会怎么做?”
夏欣端起盏杯送到嘴边,稍作思量,一口饮尽最后的小半杯茶,放下盏杯,道:“宁城主转修红尘道,看尽俗世众生,在某些事情上,终究变得太过心善,这注定会很麻烦,且不一定有用,他想要世道变得很好,从根源上做起,让所有人都能活下来,然后一起为这个天地做些什么,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他的一番良苦用心,宁城主的出点很对,可我不认同,也不反对。
在一些事情上,如果想要以绝后患,就得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但我可以选择创造根源,同样能做到一劳永逸,并且,不会那么麻烦,至于效果好坏与否,另当别论。
我不会苦口婆心去和他们讲什么人心善恶,是非对错,正邪之分,初世道理,更不会为他们去充当什么引导向善,行至正途的大好人,我最多只会去帮这个天地定立一个规矩,一个不可触犯的规矩,当然,光有规矩还不够,道理同样不可或缺,只有这样,世道才能逐渐开始变好,所以,也就有了人间儒家,但其实在我看来,儒家那些所谓的圣贤大道理就算讲得再好,可如果世人愚昧,不能自知自省,无异于镜花水月,尽皆空谈,规矩在于天地,道理在于人心,前者需自觉,后者需自悟,规矩之内,任其逍遥,逾越规矩,非死不可,一代不行下一代,两代不行继续杀,久而久之,他们自然会明白,什么才是处世之道,什么才是天地真理,久而久之,他们自然会在规矩之中潜移默化的醒悟,真正看清一个何为对,何为错,何为不可染指的禁忌,听起来是有些妄自尊大,甚至比较极端,但如果让我来教导众生,那就只有规矩和生死,听不听,做不做,如何做,我不会管,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很自由的选择,也是一种必定的抉择,两极之间一旦做出抉择,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不是不能,而是不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阳心绪沉重,“这需要很强大的实力才能做到,至于究竟要强大到什么地步,我无法估量。”
夏欣莞尔轻笑,“早晚有一天你会看见,而且能亲手做到。”
而后问道:“抛开一切不谈,宁城主和我,你会如何抉择?”
萧阳微仰脑袋,阖上眼眸,心中默念:“规矩,道理,天地,世人。”
片刻后,他蓦然一笑,看向夏欣,缓缓道:“假设说,宁城主是在和天地讲道理,那么他的宽容和大善,自然则更有益于世道众生,而你的规矩,倾向天地,是一种极端限制,这种法度带来的束缚不仅很难让世人去认同,且必定会引来绝大多数人的反抗,毕竟大道争锋,无拘无束,行道纷争,在所难免,这里面的是非对错,谁又能真正论出个所以然,总而言之,道理可以更改,规矩不可逾越,前者用于世间众生,后者行于天地秩序,两者看似区分开来,实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先立规矩再讲道理,还是先讲道理,再立规矩,答案因人而异,在我看来,道理一定是建立于规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