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第一波攻击(修改章节,翌日观看更佳)(3 / 7)

加入书签

转入战斗姿态。

    【不融的冰山】所统领的大群最先反应。

    冰层被天火贯穿,大片冰体爆裂,梦囊露出核心组织。

    数千只冰晶壳嗣第一时间冲入弹坑,用自己的晶化外骨骼盖住破裂区域;更有大体型个体趴伏其上,张开脊背上的冷凝器官,释放极寒低温,尝试重新冻结爆裂口。

    冰原中央,一颗残存梦囊开始自我调整——它抽离部分储存记忆,释放出一道蓝光脉冲,在十公里范围内形成迷雾投影,扰乱天基火控的精确扫描。

    接着,冰面之下的梦囊协调体启动了一种类似神经脉冲的信号爆发,把周围数千个小型体叫醒,填补缺口,重新构建出一片简易“栅格冰原”。

    随后是【始源的命脉】所统领的大群。

    当一道高能热束轰穿峡谷区域,数百只“壳脑体”瞬间死亡。

    但就在火束结束的下一秒,从峡谷两侧的肉壁中钻出了无数“脊索体”,这些类虫状的神经寄生物迅速钻入尚未熔毁的尸体之中,借尸再生。

    它们用自身神经结构拼接成临时控制中枢,聚合那些尚未死亡的骨骼、脊索与肢体,将其拼接成一台台畸变生物炮塔。

    这些生物炮塔没有准确制导,却会向着火力来的方向进行无差别电浆反喷与声波干扰。

    甚至有部分海嗣个体主动爬上射击点,自爆式释放带毒孢子云,覆盖天火落点区域,尝试腐蚀空气中的能量粒子。

    火束压下的地方,他们便用脊骨、神经、尸体垒起一座新的火线。

    紧接着是……【腐化之心】。

    星神肩膀之上的浮湾地带,大量浮游型海嗣正在死亡。

    但在这血雾之中,更小的海嗣——只有成人指甲大小的“涡形体”开始集群。

    它们组成直径百米的群团,在海水中高速旋转,以一种类似气涡遮蔽场的方式搅乱爆炸余波。高温落水区,被这种涡群迅速降温,形成一个个短暂的“抗灼空泡带”。

    在这些带内,体型较大的海嗣开始释放类似章鱼的染色素云团,制造视觉与热信号干扰。

    水面之下,一座“音巢结构体”正缓慢鼓动着。

    它是一座天然的巨型声波发生器,由上千只歌声型海嗣围绕组成,彼此协奏出固定频率——这些频率化为实质的扭曲污染,将炮火偏转。

    最后是【蔓延的枝条】。

    陨石坑一样的火洞落入菌林时,整个林带开始快速变化。

    地面下的孢子囊肿开始主动爆裂,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