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天罗(1 / 3)

加入书签

    她以神鬼兴,她以神鬼衰,渟云几乎是立时想到这个。

    她其实不太理解佛道之争,山上万安寺和观子近在咫尺,师傅偶尔也念菩萨,和尚常谈自个儿祖师,天生万物,着相不同尔。

    春秋轮回成今古,日月往复分西东,不同就不同,又如何?佛与道,又如何?

    但从崔娘娘话里,给两个儿子挑良配不外乎是看家世地位容貌才情,襄城县主俱是上乘,却被谢简遗憾回绝,也只能是襄城县主被“佛福”一说连累,再非当年晋王掌上明珠。

    她且是个妾室女,不受父亲宠爱,依着门户之见,可不就成了谢尚书眼里的鸡肋之选,食之无味,弃之前又得感叹两声。

    碗中汤还有小半,渟云缓缓搅动勺子划出层层涟漪,思量该还是寻个光景打听打听襄城县主境况,也好问候一声。

    诚然两人交情不咋地,甚至于在做伴读时,襄城县主自持身份言行多有傲慢,然渟云惯来无所谓旁人如何,只记得那箱澄心纸实贵,半点没奉给祖师,全算计着用自个儿身上了。

    因果做不得假,能了必须要了一了的,道家问心不问迹,哪怕是去给人添柱香也好。

    念头到此,渟云手上一停,暗暗呸了两嘴,红尘中人,上香就是上坟,襄城县主芳华正茂,上不得坟上不得坟,

    再仔细想想,那纸不仅仅是贵,更是撑起了这几年所有荣辱钱银,因果重的很,不去不行。

    但晋王府的路不好走,看谢简现时态度,谢祖母必然是不许往来,更莫说就算自个儿递帖子要去,襄城县主未必肯接。

    她肯接,晋王未必肯,渟云手上勺子再停了停,晋王必定是愿意接的,谢简从来就是晋王党,于理于情,双方是唇齿相依。

    不对,渟云骤然抬头,错愕看向谢简,又飞快看向谢老夫人,幸而两人心思都在别处,并未发现她神色仓皇。

    仿佛是一瞬间,恶心感从胸腔直冲脑门,喉头鼻息酸腐欲呕,浑然方才那汤里夹着个臭虫烂肉吞进了肚子一般。

    渟云忙复垂了头,看碗里所剩无几的汤水飘着点滴油花莹莹澈澈并无异样,心一横,勺子飞快往嘴里连喂了三四口。

    纸上行来终觉浅,纵是书读千卷,她对一些官宦权衡,往往难以立时洞察如炬,又兼她性在方外,思绪就更添迟缓。

    非得千丝万缕层层解尽,方得大梦初醒。

    不是襄城县主失了宠爱,谢简一直奉晋王为新君,晋王府丢个狗出来,谢大人估计都愿意接着养,何况是实打实的晋王血脉。

    但得晋王来日登基称圣,襄城县主便是郡主公主,就这封号也够谢府感恩戴德,谢简岂会退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