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迪迦现身,圆谷初代,海帕真理特利迦(4 / 5)

加入书签

;   ---

    三天后,西区正式更名为“守忆园”。

    市政府宣布永久保留该区域原貌,并设立开放式纪念馆。令人震惊的是,在施工队拆除一栋危楼时,竟在地下室发现了整整三百二十七封未寄出的信件,收件人五花八门:“亲爱的未来”、“给不知道是谁的你”、“致还能看见这行字的人”。信纸大多发黄,字迹模糊,但内容惊人一致:都是关于希望、道歉、爱与告别。

    更奇怪的是,每当有人阅读这些信件时,耳边总会响起轻微的合唱声,像是孩童哼唱,又像风吹过金属管道的共鸣。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共感残留”,而民间则流传着另一个说法:

    那是林御拉在替他们说话。

    至于林御拉本人,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有人说他在北极重建了第三代灯塔网络;有人说他潜入深海档案库,试图解封更多被封锁的历史;还有人坚称曾在非洲某个战火纷飞的村庄见过一个披着数据斗篷的巨人,默默站在学校废墟前,听着孩子们朗读课文。

    只有露西亚知道一点线索。

    某天夜里,她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写着:“给你听的蓝莓派”。

    点击播放后,传来的不是音乐,而是一段极其细微的呼吸声,夹杂着勺子轻轻碰触瓷盘的脆响,以及一句几乎听不见的低语:

    “今天做了蓝莓派。少放了糖,像你说的那样。”

    她抱着膝盖坐在黑暗中,哭了很久。

    但她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陪伴。

    ---

    数月后,联合国记忆保护署召开紧急会议。

    一份来自南美洲亚马逊雨林深处的报告引发轩然大波:当地原住民部落声称,近来每到午夜,森林上空会出现一道巨大的阴影轮廓,形似人形,却高达千米,周身缠绕着流动的文字与图像。它不攻击,不交流,只是静静地漂浮,仿佛在巡视某条看不见的边界。

    更令人不安的是,凡是靠近该区域的记忆采集设备,都会录下一段重复出现的信息:

    >“我不是入侵者。”

    >

    >“我不是怪物。”

    >

    >“我是桥梁。”

    >

    >“请让我走过。”

    技术人员分析后确认,这段信息使用的编码协议与纪念之城灯塔系统完全一致。

    而在会议室角落,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盯着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