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1章 重树ABC的三观(二)(2 / 2)

加入书签

开战前,S国在战争爆发前已向C国提供了180架战机(含110架米格-15战斗机)、150辆T-34

85坦克及122榴弹炮等重型装备,使C国军队在1950年6月南下时具备碾压性优势。

同时,S国军队还向C国军队派遣了3000余名军事顾问(每个师团配备15人),直接参与作战计划制定。?

战争初期C国人民军溃败时,S国拒绝军事援助,仅提供政治声援和武器供应(如贷款购买装备),想要将华夏推向前线,避免自身卷入,在降低自身损失的情况下,还要消耗华夏和漂亮国的国力。

对S国来说,C国爆发战争,只要华夏参战了,不管是输还是赢,对S国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

战前S国对C国战争分析了三种可能情况。

第一种可能是,若漂亮国不介入,北C国将对南C国开战。

这种情况下,S国将大量提供武器,全力武装C国,随后可能突然袭击K国,争取实现C国半岛的统一。

届时,S国作为C国的“老大哥”将大力支援,并因此获益颇丰。就算S国向金某成租借几个“不冻港”,考虑到双方关系,金某成大概率会同意。

第二种情况,若漂亮国出兵而华夏不出,C国对抗漂亮国和K国。

若C国意外获胜,将为S国牵制漂亮国,使S国得以在欧洲扩张势力,而漂亮国则无能为力。

若C国失利,鉴于金某成与华夏的紧密关系,他或将逃至华夏东北筹划对策。K国定不会就此罢休,势必将携漂亮国军队逼近东北地区。

面临漂亮国威胁,无助的华夏只能向S国求援。

如此,S国便能顺理成章地进军华夏东北,并正当地占据旅顺与大连。

若漂亮国出兵,华夏援朝,华夏显然难以匹敌漂亮国,最终或需求助于S国。

S国或可借此机会,以援助华夏为借口,重新获取在华夏东北的驻军权利。

拥有了驻军权后,要重新获取那些失去的利益,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总之,无论C国战争结局怎样,S国均能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稳操胜券。

所以战争失利后,S国怂恿C国向华夏求援,金某成向谭润峰同志写了亲笔信求援。?

而在?华夏出兵后,特别是华夏军队表现超出预期时,S国态度转为积极,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如60个师装备、3000余架飞机),并秘密派遣空军(“米格走廊”)掩护后勤,因为华夏军队成功拖住漂亮国军队,减轻了S国欧洲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