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技术路线(3 / 5)
试着从天书的只言片语的分析可行的技术路径,然后在丰京的研究所进行可行性研究。说起来那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你应该见过?”
“应该没见过。”三筒回答,“不过他应该见过负责人的儿子?”
“哪个啊?”
“高时雨。”朱先烯回答,“高时雨他爸,还有白星号的团队都在其中列席。他们主要攻关的是航空领域,这方面最容易追上去,因为我们其实更容易在气动、材料和极限工况方面进行突破。但是别的嘛就比如你们的‘手机’是怎么回事,这完全没有数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我想问问你,这玩意儿是个什么路线?”
三分钟后。
“啊!通过激光来雕刻吗?好主意啊,我怎么没想到。”
“那你之前想的是什么?”
“朱先烯一指外面那台战列舰的磁芯阵列:在战舰上有体积限制。因为要搁在舰岛顶上电探阵列的背后,我们为了搁这玩意儿已经把舰岛搭得和望楼一样雄伟了。但是在陆地上没有限制,我们打算该一栋大楼那么大的磁芯阵列,感应线圈要比松江铁塔还要大。然后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和信息,这样个人终端里面只需要一个感应线圈就能动起来了。”
“就像矿石收音机?”
商洛知道这种东西——矿石收音机,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无线电波接收器。它直接利用无线电波本身来发声,没有经过放大,所以信号相当微弱。
“对对,就是那种。其实现在飞信牌也是这么动的,提供信号的能源的是报恩寺塔和各地的灵脉。不过灵网不能传递能量,只能传递信息——就和天乙贵人一样,灵网本身是不会做功的。所以也只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