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商洛的假期(3 / 5)

加入书签

nbsp; “不是不是.我是问,这么好的待遇为什么没人来呢?”

    “性价比,主要就是个性价比。史官不是最好的出路,但却需要最高的分数。这实际上和许多军校一样,不是真的有那种‘抱负’的人,很少会走这条路。我当了一段时间的助教也发现了。”

    “哦?”商洛疑惑道,“其实我还不太了解做史官是什么样子。你打个比方?”

    “打个比方?比方说啊,你平时见到的有独立监察权的监察御史,御史队伍的中流砥柱,正牌御史的入门,可以被人叫作‘御史’的最低等级——要达到这个身份,平均年龄是35岁,国子监大概32岁。也就是说,就算你是国子监的学生,你也要毕业10年之后才能拿到监察御史的身份。”

    监察御史,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御史,御史的指名亚种,整个御史一系的官职就是从御史上延伸来的。好比是警察局的警察。这一系,有时候也叫科道官,指的就是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

    御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史官,是天子和诸侯,以及大夫们的秘书官和史官。秦朝有御史大夫,唐朝有御史台。到了大明这里,就是都察院。而监察御史,是都察院的中坚力量。

    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成为监察御史,意味着拥有办案权——可以领衔办一个案子。差遣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目,比如巡农御史、巡漕御史、巡盐御史、巡茶御史,以及巡查两京一十三省的司法刑狱,主持重大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其他大案要案,以及监督各级科举考试等等。

    一名监察御史可以组织自己的团队,可以拥有自己的下属。他的直属下属是“判官”。

    判官是御史团队中实际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的人员。因为御史到了一个地方之后,他需要在陌生的场合开展自己的工作,所以需要根据需要招募不同的判官作为自己的代理。而经验老到,并且通过考试的判官,就可以在年龄合适的时候晋升为御史——一般会以见习御史的身份,担当御史的副手和主任判官,然后才会完成晋升,拥有自己的办案团队。

    御史和判官,就是都察院一个个办案团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判官下面还有见习判官,那就是刚毕业的监生去担任的官职。

    而这么个监察御史,是七品官。

    “原来只有七品吗?”

    在应天这种地方,七品官多如牛毛,掉个广告牌下来说不定就能砸死几个世袭百户。

    “如果是科举出身呢?”商洛问。

    “科举的话,外放县令起步七品,翰林院也是七品编修起步,但之后就是火箭升官。40岁之前到五品官都不是没有可能。也就是说,史官毕业10年,也就是进士的起步——正途官身还得有个进士出身,御史系的功名基本都是举人。举人的升迁是有个硬天花板的。”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