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解决方案(2 / 5)
入了同一个账户。
这倒也不能说是龙宫在坑蒙拐骗。因为琉球王本人确实就不知道龙宫的存在,龙宫只是架空了琉球王,并且对琉球国进行了控股而已。
但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他们都是朝廷的封臣,所以要履行封臣的义务。
他们来朝贡国,朝廷和朝贡国之间必然要有来有回,两边都是客套一下而已。
就朝贡贸易而言,琉球是专业的——他们专业就专业在,琉球知道朝贡同时具有礼仪和贸易的性质,把朝廷当作取款机的行为只会让朝廷随手用宝钞把这些人打发回去。而琉球则会根据朝廷的需要,真正把朝廷紧缺的东西送上来,甚至会朝贡一些对海岛国家来说匪夷所思的东西。
比如洪武十六年,琉球开始朝贡马匹、硫磺、和铜这样的战略物资
尤其是马匹。虽然听起来像是在朝贡海马什么的,但琉球朝贡的确实是正儿八经的陆上马,而且数量相当庞大,光是洪武十六年就从这个人口仅有15万的人的小小国家进口了1200匹马。
虽然琉球只有15万人,但琉球对朝廷需求的满足是非常及时的。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岛屿是可以养马的。而且马既不能爬山,也不能游泳,在岛屿养马的成本非常低廉。琉球精准地选择了四川、云南一地的驮运马来饲养,这种马能够耐受琉球高温潮湿的环境,而且不需要吃豆料,一年到头只需要吃青草就可以干活。
为了给朝廷出口马匹,琉球全国上下都开始养马,所有贵族都开始圈划养马区,并且把马匹的饲养摊到所有人家中。朝廷从琉球购马一开始是每年都买,后来是隔年购买。每次都是一千多匹,其中40匹按照贡品来算,剩下的按照市价来购买,价格便宜量又足。
琉球在这方面有非常深厚的传统。琉球一直是懂行的,他们知道朝廷想要什么。而且因为琉球国地域狭小,这行在稳定了琉球的民生的同时,也让琉球作为模范朝贡国获得了建设,也是少数朝廷直接派遣技术移民直接前往居住的区域——这本身就是对琉球的一种肯定。
等龙宫浮出水面后,这一关系继续维持到了现在。而且琉球的生意做得是愈发的大了,他们什么都能采购来,变成了一个伪装成国家的贸易公司。
——只是,如今的龙宫和琉球,第一次出现了一些不协调。
龙宫变大了。
龙宫索取回了徐福的3000童男童女,这意味着龙宫的领土现在不只有琉球一个,还扩张到了倭国。
这一问题,敖藏自己也知道是需要进行商讨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决定借着这次机会在商洛和朱先烯面前讨论一下龙宫的未来。
朝廷和龙宫之间要有来有回,而且如今的双方通常不以价格来衡量彼此之间所能够提供的帮助,因为这往往是钱买不来的。
这次也是如此。商洛想要从龙宫拿一些技术,而龙宫想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