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内米湖之狐(3 / 5)
伤亡吗?”
“我只能说有。”法厄同答道,“但因为发生灵灾的地方并不在罗马帝国的实际控制区内,我们无法统计伤亡的具体人数。”
【其实就算在实控区里也无法统计吧毕竟行政部门已经搬到赛伯勒尼亚来了?现在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这里。尘世里的许多地方都已经进入无政府状态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罗马在尘世中的一切都即将消亡,行政系统则是需要人来填充的。当人直接搬到这里来的时候,原先的架子自然就无法运行了。
“嗯”商洛想了想,“所以话说回来,你们有没有知道什么原因?”
“先前是没有找到的——根本就找不到。因为这些灵灾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彼此之间缺乏形式上的共性,只在时间上集中爆发,所以难以对具体的原因做出推测。但是现在,这一切似乎都清楚了起来。这些灵灾的爆发,或许就是因为其中的精灵死掉了。”
“精灵,死掉了?”
“是的。精灵的存在,对于灵界来说有其必要性。青草、花朵、树木、山川、泉水,万物之中都有精灵的存在。所有灵界生物都可以视作某种意义上的精灵——我们所见到的精灵王庭,是与人类文明互相伴生的结果。”
某种程度上,这很像是某种游牧文明。
游牧文明出现相当晚,最早也只是在西周时期。西周之前的牧民并非后世意义上的游牧,只是游牧文明前身。
真正的游牧文明只有在农耕文明本身高度发达之后,才会作为伴生文明出现在旁边——游牧文明本身不可能脱离农耕文明自然诞生,因为猪狗牛羊马全都是农耕文明驯化的。只有在这些牲畜都被驯化之后,游牧文明才有出现的可能性。
游牧文明本身也不存在独立运转经济的基础,因为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用空间来换资源。
许多游牧民族的总人口其实非常庞大,但因为分散在了过于广阔的领域,导致没有办法让产业集中起来。
只有在鼎盛时期的匈奴等游牧部落,才在草原上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聚落。这些聚落除了承担宗教仪式的职能之外,也用来生产一些必要的工具。
但因为游牧民族在空间上并不集中,导致这些城市发展往往都不太好,与汉地具有同等政治意义的城市来说更是不能比。
所以游牧民族必然要依赖与农耕民族的交换才能生存。而且就如同是业力一般,越是强大的农耕民族旁边就越是会生成强大的游牧民。
比如在北明(历史用词,指都城重新南迁之前的明朝)的历史中,北方就曾经诞生过一些非常强大的游牧部落,他们是蒙元碎裂后又重新拼凑起来的人马。这些游牧民从边贸中获取了所需的资源,也从中获得了许多铁器之类的,草原上无法制造也无法培养的工业产品。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