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新的精灵(4 / 5)
真社会性动物——具体的情况是,一群飞出去的熊蜂中,会有一只成为蜂王,其他的成为工蜂。然后所有的工蜂会一齐照顾后代,但新生的熊蜂并不会成为天生的工蜂,而是会飞出去再创建一个蜂巢。
这种繁殖策略,对工蜂个体来说是值得的——因为一群熊蜂,都是基因几乎一样的兄弟姐妹,它们之间不管谁开始繁殖都能让所有个体的基因延续下去。而其他个体为蜂王服务,也同时是在为自己的基因服务。
但对于工蜂个体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终极的折磨。
熊蜂尚且如此,真正的蜜蜂就更加苦命了——这些真社会性动物,很多时候看起来像一个“超有机体”,许多个体从诞生的那一刻就有了注定的地位,注定要依照自己生来的特质辛苦一辈子。
这种与生俱来的苦闷,一般认为只会出现在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身上。
很难想象脊椎动物,甚至是哺乳动物,也会把自己变成这与生俱来的苦闷的样子。
然而,裸鼹鼠就属于这种类型的生命。
裸鼹鼠和蚂蚁一样,通过信息素来构建社会。
具体来说,裸鼹鼠有两种类型的个体——支配个体和服从个体。
裸鼹鼠中有鼠王及其繁殖伴侣,一般是四只雄鼠。鼠群中的其余个体都会被女王的信息素压制,无法进行任何繁殖行为。小鼠在出生一个月左右就会开始工作,出生时就会作为公鼠存在。只有当占据支配个体的鼠王消失后,才会有工鼠递补上去。
不过和蚂蚁不同的是,鼠王在这里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因为鼠王并非个繁殖机器,她和她的雄们实际统治着鼠群。鼠王会在鼠群内巡逻,散布自己的信息素,并且监督工鼠进行工作。
因为信息素对哺乳动物不如对蚂蚁更有效,所以偶尔会有脱离信息素掌控的个体开始自行繁殖。这些个体一旦被鼠王发现,就会被鼠王以体型差杀死。
毕竟,就算是行为上可以脱离信息素,长期的营养差别也让工鼠不可能战胜鼠王。
“有趣.”阿加索克勒斯看着画面,“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阿加莎摇了摇头。
“我从裸鼹鼠开始说好了。这种生物生活在非洲的贫瘠荒原里,以地下块茎植物为食。因为草原上有旱季和雨季,食物有其周期性,这也就意味着生存有风险。如果所有个体分散开来生存,那么在旱季就有可能全族饿死,在繁殖季也有可能因为求偶行为被捕食者杀死。所以.”
他顿了一下:“这种极其恶劣的环境,让裸鼹鼠把物种延续的重要性放置在了个体的多样性之上。只要结成一个团体,这些裸鼹鼠就能在食物匮乏时保持秩序,选择性地饿死弱势的老鼠。而长期稳定的配偶关系,让他们不需要每年都求偶。不少裸鼹鼠的寿命高达30年,这就减少了离群的必要性。”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