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片酬(2 / 4)
特性。在石头上打孔也好,绑绳子也好,在他们的文化体系中,这就是一种普遍的共识:打孔的圆盘是货币,石头绑上绳子就是神体。”
说完,他倒是提醒了一句:“以及关于琉球的那个,展开来还可以细说,因为琉球人对那些石头神的普遍认知是‘龙’。至于为什么石头、溪流、瀑布之类的是‘龙’。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图书馆查一查有关资料。这是最后一堂课课程内容,诸位可以在课前就组织一下自我学习。这么大的人了,我们的课堂上也不是单纯的我讲你听,将来的研究工作需要你们自己进行。大家,都要有发现问题的眼睛才行——好,我们来讲先来简单讲讲,这些石币在当地是怎么样运行的。
“这些货币的使用规则只有一条——共识。一切规则,都围绕着共识。只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块石头属于你,并且只属于你,那么它就是属于你的。说来,这很荒谬不是吗?天造地设的东西,为什么你说你‘你的’,这就是你的呢?为什么孙悟空跳进水帘洞里,里头的家当是天造地设,孙悟空却说这是他的呢?因为共识。孙悟空跳进水帘洞时,得到了花果山群猴的见证,他们认为跳进水帘洞的人就是他们的王,水帘洞就是王的宫室。所以说来,不只是货币,这世上的许多东西——财富、权力、信用,所有这些都来源于共识。那么,共识要如何维持呢?
“此事在史书上亦有记载。在座的有不少都是史学系,‘共识’不只是货币的起源,也是史的起源。因为史本身,就是人类的对集体记忆的共识。”
史是周礼的根本,也是周礼中的世界秩序得以运行的根本。周王室不可能亲自统治世界上的每一块土地,所以他众建分封。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周王室和诸侯国的联系可能会非常淡薄。所以周礼的运作方式,是所有诸侯国之间进行分布式记账。
按照周礼的秩序,各诸侯国之间要互相通信,互相派遣使者采访对方的情况,并且各国都要修撰自己的史书。所有的史书都要定期对天子的史官汇报,然后把所有诸侯国的记录摊开在面前互相比对,看看是否有所缺漏。如果某件事在鲁国没有记载,而在齐国等其他国家都有记载,那么鲁国就会被天子问询。
查证历史的另一个方式就是天文,这是第二重加密。史书中一定要记载天文现象,因为天文现象是刻在所有人记忆中的最大的共识,天底下不管哪里都会经历一样的天象。乙未日有彗星、丙申日月食、丁酉日日食等等。这些无可争辩的天文事实就像楔子一样在历史中插得满满当当,任何想要做假账的人都无法越过这些既定的事实。所以要查证一本史书是否被篡改,首先就是查证其中的天文现象是否正确。
任何时期的事件,都可以通过分布式的史书互相做证;任意长度的史书,都可以通过检索天文信息的正确性来知道这本史书是否经历过大规模的篡改。
这二者确保了全天下统一在了同一个共识之中。虽然周的王权并未覆盖到已知世界的每个角落,但周的天下就依靠这样的周礼刻在了所有人的共识之中,世界观也由此塑造。
“所以从史学的角度,从共识的角度来分析,接下来我要讲的这些石币的使用方式,诸位应当就能够很快的理解了,因为那说来也就两条——第一,石块在进行交易时,必须有公证人作为见证,大型交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