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劝说成功(2 / 9)

加入书签

“咱们这工作,忙起来确实顾不上家。”郑德荣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但家人最终会理解的。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在做对的事。”

周凡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紧绷的肩膀不知不觉放松了些。

“行了,哭完了就打起精神。”郑德荣拍拍李薇的肩膀,又转头看向周凡,“技术科刚发来凶手的模拟画像,咱们得抓紧部署下一步工作。周凡,你肋骨还没好利索,但现场只有你跟凶手正面交锋过,他的体貌特征、行为习惯,你最清楚。我们需要你。”

这句话像一剂强心针。周凡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重新拿起那份沉重的案卷。他的手指依然因情绪激动而微颤,但眼神已经不再迷茫。

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重新密集起来,电话铃声、讨论声、脚步声交织成熟悉的交响曲。虽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彻夜未眠的疲惫,但眼神已经重新燃起火焰。

郑德荣看着这些年轻人,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刚入行时老队长说的话:“警察这行,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但别忘了,我们也是人,会痛会累。重要的是痛过之后,还能继续往前走。”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将受害者的照片、时间线、线索一一钉上。

“周凡,你负责梳理受害者最近三个月的通话记录,特别注意有没有异常号码。”

“李薇,你带人去查小区监控,不要放过任何可疑车辆。”

“王涛,法医报告一出来立刻向我汇报。”

指令清晰明确,众人迅速行动起来。周凡翻开案卷,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偶尔因肋骨疼痛而微微蹙眉,但手上的动作始终没有停下。

郑德荣站在白板前,目光落在受害者微笑的照片上。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还没吹灭,人生就戛然而止。

“老郑,”技术科的小张探头进来,“有个新发现。”

小张带来的是一段修复的行车记录仪视频。画面中,受害者最后出现的地点是城东的星光百货,一个穿着连帽衫的男人始终与她保持不远不远的距离。

“暂停,”郑德荣突然说,“放大右下角。”

画面放大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在商场反光的玻璃门上,隐约映出了跟踪者的半张脸,而他手臂上露出的纹身,与三年前一桩悬案中的描述完全吻合。

“是‘他’。”李薇的声音有些发抖。

三年前,同一个街区,类似的手法,一名年轻女性遇害。案件至今未破,成了所有参与民警心中的一根刺。

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凝固。这意味着他们面对的不仅是个普通罪犯,而是一个狡猾残忍的惯犯。

周凡站起身,因动作太急而牵扯到伤处,疼得倒吸一口冷气,但眼神异常坚定:“郑哥,让我参与抓捕。我认得他的眼神。”

郑德荣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做好准备,但必须听从指挥,不能再莽撞。”

周凡郑重地点头,手指轻轻按在肋骨的伤处,那里还隐隐作痛,但此刻,这种疼痛反而让他更加清醒。

劝说成功了——不是靠华丽的辞藻,而是靠理解、信任,和并肩作战的决心。在这个特殊的职业里,每一次倒下后的重新站起,都是对罪恶最有力的回击。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重案六组办公室的灯光再也没有熄灭过。

周凡把自己埋在成堆的通话记录里,肋骨处的疼痛一阵阵袭来,但他浑然不觉。他的眼前只有那些数字、时间、地点,还有受害者生前最后一张照片上灿烂的笑容。

“郑哥,有发现。”第二天凌晨三点,周凡的声音嘶哑但兴奋,“受害者死前一周,连续三天在晚上十点左右接到同一个未实名登记的号码,每次通话都不超过三十秒。”

郑德荣立刻走过来,俯身查看:“定位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