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劝说成功(4 / 9)
“他在报复社会?”李薇问。
“不,比那更复杂。”郑德荣摇头,“他有明确的目标选择标准,他在完成某种‘收集’。”
就在这时,周凡的电话响了。接完电话,他的脸色变得苍白:“郑哥,医院来的电话,之前抢救的那个受害者……在他的衣物夹层里发现了这个。”
照片传过来,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上面印着同样的符号——圆圈加倒三角。
“这不是案发后留下的,”周凡的声音颤抖,“是案发前就有的。郑哥,他在标记他的目标。”
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嫌疑人有一个明确的受害者名单,而他的行动远未结束。
回到警局,郑德荣立即召集全员开会。
“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个杀人犯,还是个沉浸在自己游戏中的疯子。”郑德荣站在白板前,上面已经贴满了受害者照片、线索和时间线,“他认为自己比我们聪明,享受这种猫鼠游戏。”
周凡举手:“郑哥,我觉得我们应该利用他这种心理。他不是想玩吗?我们就陪他玩。”
“什么意思?”
“他留下符号,就是在给我们传递信息。我们何不通过媒体释放一些模糊信息,让他觉得我们正在接近,但又没完全抓住核心?这种人自信过度,会忍不住给我们更多‘提示’。”
李薇补充道:“同时我们可以重点排查有三年前那起案件报道的旧报纸或资料的借阅记录。如果他真的在研究那起案件,可能会留下痕迹。”
郑德荣思考片刻,点了点头:“周凡,你去联系媒体部门,准备释放信息。李薇,带人去图书馆,调取所有相关借阅记录。王涛,重新审查三年前的案件证据,特别是那些当时觉得不重要而搁置的线索。”
众人领命而去。郑德荣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在这个岗位上二十多年,他深知最危险的罪犯不是那些冲动行凶的,而是这种有耐心、有计划的疯子。他们不被理解,渴望被认可,最终通过犯罪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劝说团队成员振作只是第一步,现在,他们需要劝说那个隐藏在暗处的疯子走出来,暴露在阳光下。
城东图书馆的档案室里,李薇和两名同事已经连续工作了六个小时。灰尘让她的过敏症又犯了,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但她手上的动作丝毫没有减慢。
“李姐,这里有发现。”年轻的警员小陈喊道,“去年十月的旧报纸借阅记录,有人特别调取了三年前那起案件的所有相关报道。”
李薇立刻走过去。记录显示,借阅者登记的姓名是“赵明”,联系地址是城东区解放路123号。经过核实,这个地址是假的,电话号码也是空号。
“解放路123号……”李薇喃喃道,“这不是那个即将拆迁的老厂区吗?”
她立即打电话向郑德荣汇报。
与此同时,周凡正在市局新闻科与负责人沟通。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决定在当晚的都市新闻中插入一条简短消息:“警方近期在城东区系列案件调查中取得重大进展,已锁定关键嫌疑人,不日将实施抓捕。”
消息故意模糊,但足够让知情者心神不宁。
晚上八点,全组人员集中在会议室,等待着可能的反应。郑德荣注意到周凡不时揉着肋骨处,脸色不太好。
“周凡,你去医务室看看,别硬撑。”
周凡摇头:“郑哥,我没事。这种时候我必须在场。”
晚上九点十七分,技侦部门的电话来了:“目标号码有动静了,刚刚发送了一条短信。”
短信内容很短:“游戏升级。第三个。”
附加的是一张照片——昏暗的光线下,一个女子被绑在椅子上,嘴上贴着胶带,眼神充满恐惧。正是失踪的图书管理员。
背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