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章 疑点必追问(1 / 3)

加入书签

帐内死寂,唯余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李烽粗重的喘息。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阿绾的手上。

那双手刚刚翻检过死者污秽的髻,竟未沾染一丝血污,看来她的确也很是小心翼翼。

蒙挚离阿绾最近,他高大的身影几乎将她笼罩。

他俯身看向了尸身的脑后髻深处,的确是有未经染色的棕色麻绳,与吕英后脑那些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的黑色麻绳有很大区别。

“什么情况?”

蒙挚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疑。

他看向阿绾,这少女仰着脸,泪珠还挂在纤长的睫毛上,如同带露的梨花,看着令人有一点点心疼。

不过,这个念头在蒙挚脑中一闪而过,随即被穆山梁的声音打断。

“将军容禀!”

尚司主管穆山梁上前一步,挡在阿绾身前半步。

“尚司为将士编,尤重仪容。

凡量稀疏者,皆以特制麻绳混入真之中,不仅令髻饱满挺括,更能固髻不易散乱。

此乃军中定制,由来已久。”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尸身髻中的棕色麻绳,略微叹息了一声才继续说道:“荆元岑——也就是阿绾的义父,他手艺精湛,尤善琢磨。

月前,他寻得古方,以五倍子捣汁,辅以铁浆水反复浸染熬煮,终将麻绳染作玄黑之色,色泽沉郁,略带乌光。

此染法繁复,耗时甚久,染成之绳,色牢度极佳,水浸日晒亦难褪色,混于中,几可乱真。”

穆山梁说着,从自己随身的工具皮囊中取出一小束染好的黑色麻绳,双手恭敬地呈给蒙挚。

那麻绳果然乌黑油亮,触手坚韧,与李湛髻中那几根暗淡粗糙的棕绳形成天壤之别。

“自荆元岑献上此技,尚司已按军令,为营中所有需用麻绳固髻之将士,一律改用此黑色染绳,无一例外!

便是将军您……”

他对蒙挚微微躬身,“卑职前日为将军整理鹖冠仪容,将军髻中所用支撑定型之绳,亦是此物!”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陡然一变。

此时,不论是医士辛衡、仵作樊云以及吕英、白辰,就连被按在地上的李烽,哭声噎了一下,随即看向了蒙挚。

蒙挚神色不动,却下意识地抬手,抚向自己脑后那象征身份与荣耀的鹖冠。

鹖冠以玄色浆布制成,威严庄重。

其下,他浓密的黑被精心梳理,编成三条粗壮有力的麦穗状辫(此为秦军高级将领特有式,源于更古老的“椎髻”

传统,象征力量与统御),再以高的技法拧成一股,稳稳地别入冠底基座之中,纹丝不乱。

这髻不仅关乎仪容,更代表着蒙氏在军中的特殊地位——始皇帝特许的荣宠——蒙家最年轻的将军也可以梳大秦最高武将髻。

此刻,蒙挚的手指隔着冠带,清晰地触摸到辫深处那根坚韧、光滑的支撑物——正是穆山梁所说的黑色麻绳!

它的存在,是髻挺括如山的根基。

“吕英!”

蒙挚沉声唤道。

“喏!”

吕英立刻会意,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将自己脑后朝向将军。

他身为校尉,依秦制可梳扁平六股式髻(一种由六股宽辫环绕盘结的样式,较之蒙挚的麦穗辫更显规整,配以单板麻布质帽冠,属中级军官标准式)。

这髻同样需要麻绳作为骨架支撑,才能保持其规整的形态,不至于在激烈的战斗中散乱失仪。

蒙挚锐利的目光仔细审视着吕英的髻根部。

果然!

在每一股编得一丝不苟的辫深处,都巧妙地嵌入了一根乌黑亮的麻绳,与吕英本身的色完美融合,若非特意寻找,几乎难以分辨。

蒙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