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这个古代人,变得油嘴滑舌了(3 / 4)

加入书签

nbsp;会把工地所见所闻,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拍成视频。

    他把自己的手机拍摄到的视频,播放给叶苜苜看。

    视频里,工地运行起来了。

    工程师,设计师,还有小工,开各种机械的师傅们,也很乐意教古代百姓。

    比如,一个焊接师傅,带了五六个古代徒弟。

    开吊车的,搅拌机的,每天都会带不同的徒弟做副驾驶。

    小工们也不吝啬手把手地教。

    只是,古代和现代是两套语言系统,徒弟有很大部分是文盲。

    师傅有时候脾气暴躁,气得骂人。

    用现代词语骂!

    徒弟只会憨笑着,等师傅骂完。

    骂完后给师傅上凉茶,说师傅别生气,自己一定会学会。

    现代师傅……看着他们每天都穿同一件迷彩服,问没其他衣服。

    他们说其他衣服都是破的,只有这一套是完整的。

    而且穿着草鞋。

    解放鞋都不舍得穿。

    更不知道为袜子长什么样。

    看得他们心酸,没想到,二十一世纪,华夏还有这么穷苦的地方。

    这里气温温度极高,四面赤土,入目到处都是荒凉。

    比新疆沙漠还要难受。

    师傅们也只能耐心,心平气和教他们。

    古代工人虽然笨,听不懂专业名次。

    但是有人教他们手艺,都会虚心请教,他们也非常认真地学习。

    工地也算是一模一样的建起来了。

    地基开始大面积铺开。

    污水处理厂,地基铺设完毕!

    现在大宛城的百姓分成三波。

    一波种地。

    一半的百姓,投入开荒种地。

    水稻开始结穗了,过两天就开始收割。

    大宛城的百姓每个人都很高兴。

    战承胤来之前,在大宛城投放了,许多还没有晾晒的稻米。

    他们会晒好,脱壳,密封,存放起来。

    十袋再进行密封,放入地下粮仓中。

    粮仓是大宛城百姓自己挖的,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