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袭扰(2 / 2)
下,辽东城一段饱经摧残的城墙终于不堪重负,在巨型投石车的持续轰击和攻城锤的反复撞击下,轰然垮塌出了一道数丈宽的缺口。
那一刻,唐军上下士气大振,以为破城在即。李积亲自督帅精锐,向缺口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乙支文德早已准备好的、更为残酷的巷战壁垒。
缺口之后,并非一马平川,而是守军利用房屋、街巷、甚至废墟紧急构建起的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
乙支文德仿佛将整座城池都化作了一个巨大的血肉磨盘,每一寸土地都被赋予了死亡的意义。
唐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守军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从断壁残垣中、从地道里、从屋顶上,发动着出其不意的袭击,箭矢用尽了就用刀矛,刀矛折断了就用石头、用木棍,甚至用牙齿和拳头。
乙支文德本人更是身先士卒,虽已年迈,却如同磐石般钉在最危险的区域,他那嘶哑却坚定的吼声,成了支撑守军残存意志的最后支柱。
“为了家园!为了高句丽!”这口号在血腥的巷战中,焕发出了一种悲壮而可怕的力量。
唐军的攻势,在这顽强的、近乎疯狂的抵抗下,一次次被击退。那道缺口,仿佛不是通往胜利的通道,而是通往地狱的入口,吞噬着双方将士的生命。
而更让唐军统帅部感到棘手和愤怒的是,来自外部的威胁并未因围攻辽东城而消失,反而变本加厉。
此前被击溃、遁入周边山林的那数万高句丽援军,并未真正远遁。
他们化整为零,如同幽灵般在广袤的森林和丘陵地带穿梭,与先前辽水之战溃退下来、散落各处的残兵汇合,依托着星罗棋布的山城和小型堡垒,对唐军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发动了持续不断的袭扰。
这些袭扰规模不大,却极其致命。他们神出鬼没,专门挑选防卫相对薄弱的运粮队、传递军情的信使、以及位于交通要道的小型军寨下手。
一次成功的伏击,就可能让前线上万将士断粮数日;一次对军寨的夜袭,就可能造成数十上百的伤亡,并极大地动摇军心。
唐军不得不分出大量宝贵的兵力,用于护卫粮道,清剿这些“疥癣之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