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热搜预知的暗线危机(1 / 2)
第134章:热搜预知的暗线危机(第12页)
第134章:热搜预知的暗线危机
陆砚之盯着电脑屏幕,光标在文档末尾一闪一闪。
他刚写完《舆论前置干预模型》的第三章,手指还搭在键盘上。
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小唐来的消息:【零点已过,新热搜加载完毕】。
他没急着看。
右手转了下钢笔,左手点了杯双份浓缩。
咖啡还没送到,他已经调出服务器后台日志。
最近几次热搜布后,数据流里总有些不该出现的痕迹。
像是有人蹲在暗处,等着捡漏。
他放大时间轴,从昨晚十二点开始逐帧回溯。
果然,凌晨零点零三分,一个陌生ip尝试接入媒体合作接口,伪装成某头部资讯平台的身份认证包。
请求内容是“获取未来24小时热搜缓存”
。
系统自动拦截,但对方连试了七次,每次间隔正好五分钟。
这不是普通水军的手法。
他又往前翻了三天的日志,现这个ip每次都在零点前后出现,攻击节奏和热搜刷新完全同步。
更奇怪的是,它只探不取,像在测试系统的反应机制。
陆砚之推了下眼镜,把跳板路径拉出来分析。
流量经过三个境外节点中转,最后指向一个国内服务器——注册公司叫“星启科技”
,法人代表姓赵,和赵天雄是同族旁系。
他冷笑一声,合上监控窗口。
这种级别的技术手段,加上资本背景,只能是一个目的:破解他的预测模型。
---
小唐举着电子提示牌冲进来时,已经是凌晨两点。
牌子上写着:【有人出二十万收您“学术剽窃”
证据!
爆料博主老k接的单】
陆砚之正在改加密协议。
听到动静,头都没抬:“哪个老k?”
“就是专门挖文化圈黑料的那个,去年爆过美院教授抄袭,前年搞垮一个诗人。”
“哦。”
陆砚之点了根烟,“让他收着,钱照拿。”
小唐愣住:“您……真要让他们?”
“不怎么知道幕后是谁?”
他吐了口烟,“他们想用假证据打我,我就送他们一份真材料。”
说完打开本地数据库,挑出二十篇早期表的论文,都是《舆论解剖学》理论雏形阶段的原始稿。
每一篇都有期刊收录号、查重报告、同行评审意见。
他打包压缩,命名《陆砚之剽窃实锤?欢迎比对》,上传到一个匿名学术论坛。
群里只留了一句话:等热搜上了再放链接。
小唐看着屏幕,咽了口唾沫:“这操作……太狠了。”
“不是狠。”
陆砚之掐灭烟,“是给他们上课。”
---
三天后早上六点十七分,陆砚之学术剽窃蹿上热搜第三。
配图是一本书的截图,标注了所谓“抄袭段落”
,文案说他剽窃国外学者研究成果,靠包装炒作成名。
五家营销号同步推送,评论区清一色带节奏:“原来顶流教授也是抄出来的。”
顾晚舟正躺在沙上吃辣条,手机弹出提醒。
她眯眼看了两秒,转头问林姐:“谁在搞事?”
“又是赵家那帮人。”
林姐咬牙,“还有韩国那边残余势力,资金链查到金昌浩表弟头上。”
顾晚舟嗯了一声,继续啃辣条。
薯片袋捏得哗哗响。
她没打电话,也没消息。
只是默默转了那条热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