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帝王扶棺(2 / 3)

加入书签

试图向后张望的举动。

在步卒两侧则是以马超为首的河南府骑兵,在典韦离世后,护送刘瑁回返长安城,在回京后,还要亲赴凉州,去应对凉州的变故。

“那是……陛下!”

“陛下在做什么?”

“他……在扶棺!”

迎接的人群中突然响起阵阵惊呼,原来就在关中军队列的后方,一个人影身着白衣,正手扶一座棺椁,缓缓而行!

“陛下,真的在扶棺!”

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古往今来,从未有哪一位皇帝,会亲自扶着麾下将领的棺椁步行!

既然陛下亲自扶馆,那么所有人自然全部下马,跟在刘瑁的身后,缓缓向京师前进。

太子刘祺快步上前,望着那道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刘瑁的面容,比之离开长安时,更加消瘦,也更加憔悴。他的脸上,胡茬丛生,风尘仆仆,满身征尘。

他的眼眶通红,左手紧紧地扶着棺椁,时不时地还抬头笑着跟棺材说着什么,仿佛典韦还活着,还在与他谈笑风生……

在他的身后,是坐在车上的中书右丞田丰。

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典韦身陨后,第二天便病倒了。刘瑁随即命他在车上养病,毕竟此时的田丰已近花甲,年事已高啊……

当刘瑁的队伍缓缓靠近,太子刘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悲伤,他快步上前,双膝跪地,声音哽咽:“儿臣恭迎父皇凯旋!”

刘祺身后,文武百官齐齐跪倒,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云霄:“恭迎陛下凯旋!”

“恭迎陛下凯旋!”

“恭迎陛下凯旋!”

……

呼喊声,一声高过一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在长安城外回荡,久久不息。

刘瑁的目光扫过跪倒在地的太子与百官,疲惫而哀伤的面容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快步上前,亲自将太子刘祺扶起,语气温和道:“伯衍,起来,让父皇看看……”

刘瑁把刘祺扶起来,仔细的打量了半天,摸了摸刘祺的头,笑着道:“瘦了,不过你在长安做的不错,为父,很满意。”

“父皇……典叔他!”

刘祺眼角含泪,望着前方那个棺椁,面露悲戚之色。

刘瑁的身体,微微一颤,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悲痛,缓缓说道:“是朕之过,朕亲自为你典叔扶棺,希望他能原谅朕……”

刘瑁一边与儿子交谈,一边强忍悲痛,转头对着众文武道:“诸位爱卿,也都起来吧。”

“谢陛下!”

太子刘祺与百官齐声应道,纷纷起身,但神情依旧肃穆,无人敢喧哗。

刘瑁环顾四周,目光掠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此番出征,虽最终迫使曹丕求和,但汉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尤其是典韦的阵亡,更是让刘瑁心痛不已。

“诸位爱卿,此番朕御驾亲征,虽迫使曹丕退为魏王,对我大汉俯首称臣,但此战,我大汉将士,亦是伤亡惨重。

尤其是典韦将军,为掩护朕与丞相撤退,力战而亡,朕心痛万分。”

刘瑁的声音,带着一丝沉痛与沙哑,在秋风中缓缓响起,传遍四方。

原本喧闹的场面,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静静聆听着天子的话语。

“典韦将军,乃朕之肱骨,大汉之柱石,其忠勇无双,其功绩卓着,朕甚惜之,痛甚惜之!”

刘瑁的声音,越发低沉,语气中充满了悲痛与惋惜。

“朕已决议,追封典韦为大将军,上柱国,加封为一等公,宋国公,谥号忠武,准其家族世袭罔替,由典韦之子典满袭爵,以彰其功,以慰英灵!”

刘瑁的话语掷地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