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汉家蒙学(2 / 4)
“三本书,分别唤作《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徐庶、荀攸、贾诩等人也连忙围拢过来,与宋忠、毛玠、田丰一同仔细翻阅,所有人的眼中,都渐渐被化不开的震惊所填满。
“这《百家姓》,收录我大汉常用姓氏,以四言成句,朗朗上口,让小儿知晓家族源流,亦方便户籍登记。”荀攸抚着短须,眼中满是赞许。
“《千字文》却略有不同,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贯穿天文、地理、伦常、德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篇便气势磅礴,以为识字之基,此书一出,胜过此前所有识字杂书!”
大儒司马徽亦是赞不绝口。
刘瑁放下那两份草本,又指着那张写着《三字经》的纸,看向宋忠。
“宋公,你再看看这个。”
此时的宋忠,脸上早已满是惊色,他捧着那薄薄的纸张,手都有些颤抖,抬起头,激动地问道。
“陛下?这……这真是您写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天哪!这开头简直是……微言大义,振聋发聩啊!”
一旁的法正闻言,好奇心大起,连忙凑了过来,只看了一眼,便已惊呼出声:“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妙!实在是妙!”
田丰再也忍不住,抚掌赞叹。
“三字一句,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从人性善恶,到教化之重,再到孟母三迁、文举让梨的典故,言简意赅,却蕴含至理!有此书在,何愁天下小儿不开蒙!”
宋忠连连点头,激动地念道。
“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陛下,此书以‘孝悌’为先,以人伦为本,正合我儒家教化之根本,足以匡扶人心,教化万民!”
就在殿内众人皆沉浸在这本奇书带来的震撼之中,一直沉默的贾诩则在迅速向下浏览,他知道,以陛下的手笔,绝不会如此简单……
贾诩浑浊的老眼微微眯起,目光越过了那些道德典故,迅速落在了纸张的后半部分,当他看到那几行字时,那双古井无波的瞳孔骤然一缩。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日月长。周辙东,王纲坠……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后汉。传献帝,终罹难。”
读到这里,贾诩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殿内原本热烈的气氛也瞬间为之一凝。
法正何等敏锐,立刻察觉到了贾诩的异样,他双目放光,死死地盯着接下来的那几句,几乎是下意识地一字一顿念出了声:
“雍王瑁,扶幼君。立怀帝,续炎薪。定雍凉,龙庭固。收益荆,虎翼伸。平吴会,江海靖。灭孙氏,安南溟……”
“嘶!”
饶是法正素来胆大,此刻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他猛地抬头看向龙案后含笑不语的刘瑁,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撼与狂热。
“陛下!臣……臣明白了!”
法正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无法抑制的颤抖,“此乃诛心之策!是为我大汉江山,为陛下万世基业,铸造永固之基的无上阳谋啊!”
庞统和诸葛亮闻言,也立刻反应过来,再看那几行字时,心中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哪里是什么蒙学读物!这分明是一部铭刻在所有大汉子民记忆最深处的“正统史”!
它用最简单、最直接、最不容置疑的方式,将刘瑁承继汉室大统、南征北战、平定四海的赫赫功业,与高祖、光武并列,写进了每一个孩童开蒙识字的第一本书里!
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从识字的最初,就摇头晃脑地背诵着“雍王瑁,扶幼君……”
那么刘瑁的统治,刘氏的江山,便会像“人之初,性本善”一样,成为他们脑海中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