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自律会招新(四)(3 / 4)

加入书签

之一,话语很有分量。

    潘禹会再次吃瘪,只好面无表情地说了句:“嗯,保持得不错。”便不再言语。

    最后上台的是梁晓青。她显得沉着冷静,演讲时从容不迫,将自己高中三年担任团支书的经历、组织过的活动、获得的荣誉娓娓道来,展示出了超出一般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思想深度,听得评委们频频点头。

    潘禹会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眼看四班这三个学生一个比一个出色,他决意要为难一下这个梁晓青。等梁晓青演讲结束,他立刻抛出了一个极其刁钻的两难问题:

    “梁晓青同学,你的经历很出色。假设,我只是假设——如果你成功加入了纪律部,在一次例行检查中,你发现一位比你高年级的学姐,正在隐蔽处吸烟。校规明确禁止吸烟,你知道。但如果你当场抓住她并上报,很可能会得罪这位学姐,甚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假装没看见,不上报,那你就是失职,违背了纪律部的职责和你的初心。请问,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非常阴险,无论选择上报还是隐瞒,似乎都有问题,完美地模拟了一个现实中的道德困境。梁晓青显然被问住了,她蹙紧眉头,陷入了紧张的思考,会场一时安静下来。

    陈秋铭心里暗骂潘禹会刁难人,他知道这是在挖坑。他不动声色地拿起桌上的矿泉水瓶,喝了一口,然后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微微侧身,用不大但足以让附近人听清的音量,对旁边的娄越闲聊道:“娄老师,现在这学生素质真是普遍提高了。就前两天,你们三班那个吴简平和常锦昊,看我抱着一摞子资料,还挺远呢,就主动跑过来帮我搬。真不错。”

    娄越被这没头没脑的话弄得有点懵,下意识地接话:“是吗?吴简平和常锦昊?那我回头得表扬表扬他们。”

    这番看似无意间的闲聊,像一道闪电划过梁晓青的脑海!她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信息——“素质高”!

    梁晓青眼睛一亮,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稍加思索,从容不迫地回答道:“谢谢潘主任的提问。我认为,您这个假设的前提可能有些过于悲观了。我相信我们法律系的每一位学姐都是讲道理、明事理的,包括您假设中的那位学姐。她或许只是一时疏忽,或者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我会上前礼貌地制止她的违纪行为,但我不会抱着‘抓人’或‘得罪人’的心态。”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和诚恳:“我会耐心地告诉她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以及吸烟对她自身健康和公众环境的危害。我相信,一位真正优秀的学姐,在我坦诚的沟通和善意的提醒下,不仅不会怨恨我,反而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谢我及时制止了她,并且愿意配合改正。我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帮助同学更好地遵守纪律,共同维护好的环境。我相信,通过沟通和引导,问题是可以圆满解决的。”

    这个回答,巧妙地将一个两难的选择题,升华为了一个体现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和乐观心态的解决方案,既坚守了原则,又充满了人情味和智慧。

    “好!回答得很好!”系主任江芸第一个表示赞赏,脸上露出了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