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象牙塔外的天空(4 / 5)
“潘主任,我不敢苟同!大学是象牙塔,是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地方,不是高考集训营!我们不能为了管理方便,就一味压制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读书,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那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失败!社团活动正是弥补课堂教学不足、锻炼综合素养的最佳平台!”
潘禹会脸色涨红,声音提高了八度:“你说得轻巧!搞活动不需要投入精力监管吗?活动经费从哪里出?安全问题谁负责?出了事谁担责任?这些你想过没有?为了点虚头巴脑的‘素质’,牺牲稳定和秩序,值得吗?我看你就是年轻人,好大喜功,不懂得管理的复杂性和严肃性!”
“管理不是为了扼杀活力!”陈秋铭也毫不退让,据理力争,“正是因为可能有这些问题,才更需要我们老师去积极引导、规范管理,而不是因噎废食,直接取消!我们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什么都不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两人你来我往,争论愈发激烈。翁斯桐和娄越低着头,不敢插话。温宜则面无表情地坐着,偶尔瞥一眼激辩中的两人,眼神复杂。
江芸安静地听着双方的陈述,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等到争论稍歇,她才缓缓开口:“潘主任的顾虑有其道理,安全与稳定确实是底线。但秋铭老师的观点更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我们不能因为怕出事,就放弃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她停顿了一下,做出了决定:“这样吧,我们不要在这里空对空地争论。既然是关乎所有学生的事情,就让学生们自己来表达意愿。娄越老师,你马上做一个简单的匿名问卷调查二维码,核心问题就是‘是否支持系里创办文体社团、丰富课余生活’。发到各班级群,收集一下同学们的真实想法。我们依据结果再做最终决定。”
潘禹会还想说什么,但江芸摆了摆手,态度坚决。
娄越的效率很高,很快就做好了问卷发了下去。接下来的两天,法律系的学生们都在私下热烈讨论着这个问卷,几乎所有人都毫不犹豫地投下了赞成票。
结果毫无悬念:超过90%的学生强烈支持创办社团、增加课余文体活动。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民意,潘禹会哑口无言,脸色难看至极。江芸则一锤定音:“结果很清楚。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秋铭老师,既然提议是你提出的,这件事就由你主要负责牵头组建,娄越老师、翁老师协助你。潘主任,也请你在涉及场地、安全等环节把好关,给予必要支持。”
“好的,江主任。”陈秋铭郑重应下。潘禹会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勉强回应。
散会后,陈秋铭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心情既振奋又感到压力巨大。王春雨刚好从心理中心出来,遇见他,看他神色就知道结果了。
“恭喜啊,陈老师,争取成功了。”
“成功了,但也把潘主任得罪惨了,以后的工作更难开展了。”陈秋铭苦笑着摇摇头,“说实话,我有时候真的不理解,潘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