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秋叶与初心(1 / 3)
九月初的龙城,夏日最后的余威已被一场场秋雨涤荡殆尽,天空变得高远而澄澈,像一块洗过的蓝宝石。阳光不再酷烈,转而带上了一种醇厚温暖的金色,透过已略显稀疏的梧桐树冠,在铺满金黄叶的地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脚踩在厚厚的叶上,发出“沙沙”的脆响,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枯萎后混合的、独属于秋天的清冽气息。
陈秋铭独自站在龙城大学法律系办公楼前的广场上,深深吸了一口这熟悉的、略带凉意的空气。他的目光掠过那些背着书包、步履匆匆赶往教室的新生面孔,思绪却不自觉地飘回了一年之前。
也是这样一个叶纷飞的季节,他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第一次踏进这座校园。那时的他,像一个刚刚登陆新大陆的探险者,前方是未知的挑战,心中是重塑一片教育净土的理想。一年过去了,那个纯粹的初心——希望能在相对纯粹的校园里,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传递知识与力量,影响年轻的灵魂——至今未曾改变,依然在他胸腔里炽热地跳动着。
然而,与一年前孑然一身、只需对自己负责的状态截然不同了。此刻的他,心头沉甸甸地装下了整整一个法律四班。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那些或聪慧、或调皮、或沉静、或热烈的年轻生命,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成长烦恼,他们的前途未来,都已成了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牵挂。这种“牵挂”,是责任,是压力,却也是一种沉甸甸的幸福。
他抬步走向那间熟悉的343教室。走廊里安静了许多,新学期的喧嚣尚未完全沸腾。推开教室门,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心头一暖。
法律四班的同学们已经整整齐齐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不再是去年此时那种对新班主任充满好奇、审视甚至一丝不安的张望。此刻,投向他的,是五十多双他无比熟悉的眼睛——金叶子清澈而坚定的目光,祁淇带着依赖和笑意的眼眸,郑燚沉稳睿智的注视,典晨阳憨厚认真的眼神,李一泽看似漫不经心却暗藏关切的瞥视……这些目光里,充满了信任、亲近和一种经过时间淬炼的、无可替代的师生情谊。在这里,在他们心中,“陈秋铭老师”已然是一个独特的、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符号。
“同学们,好啊!”陈秋铭走到讲台中央,脸上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温和的笑容,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却带着久别重逢的暖意,“好久不见,大家暑假过得怎么样?”
他的话音刚,教室里原本安静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铭哥!”金叶子第一个开口,声音清脆利,“我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了,在街道办帮忙整理档案、组织社区活动,最后还得了个省级优秀实践个人的证书呢!”她的话语里带着的自豪,眼神亮晶晶的。
旁边的祁淇立刻接上,脸蛋红扑扑的,带着满足的憨笑:“我嘛……嘿嘿,主要是吃!跟我爸妈去了好多地方,尝遍了各地美食!不过还好啦,我每天都有注意运动,体重没怎么增加哦!”她着还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引得周围同学一阵善意的低笑。
郑燚推了推她的黑金丝圆框眼镜,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铭哥,我报名参加了一个暑期大学生支教团,去了邻省的山区学。给那里的孩子们上课,和他们一起生活,感触特别深。我发现自己……好像更加确定,越来越喜欢‘老师’这个职业了。”她这话时,目光与陈秋铭交汇,带着一种找到方向的坚定。
穆双双今天穿了一件带有英伦风格的外套,她抬了抬下巴,语气带着点见过世面的淡然:“我去英国玩了一圈,逛了大英博物馆、白金汉宫,实地感受了一下欧洲的历史文化氛围,确实学到了很多课本上看不到的东西。”
典晨阳挠了挠头,笑容朴实:“我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直在家帮着爸妈干农活了,掰玉米、收稻子,挺充实的,就是晒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