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与时俱进生财有道(1 / 2)

加入书签

“谢院长,麻烦您看看师娘忙好了吗?”

田建春藤一下子站起来,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谢长天见他神色郑重,赶紧往隔壁走,看到媳妇正在往外走,悄声说:“宪瑜,建春找你!”

曾宪瑜跟在丈夫身边,“咋了?你们聊到啥问题这么严肃?”

“有重要的事情跟你说。”

谢长天的脚步急促,目光灼灼。

夫妻俩一前一后进了书房,田建春连忙站直身子,规规矩矩喊了声“师娘”

“你坐,坐。”

曾宪瑜自己拉了把椅子坐到俩人的对面,“啥事儿这么急?”

“师娘,您在市委工作,对南北地区经济改革的成果差异有了解吗?”

田建春没绕弯子,开门见山抛出问题。

“有!”

曾宪瑜挑了挑眉,眼里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被探究取代,“南边都开始搞特区了,咱们这边还在看风向,差别大着呢。”

“那您对鼓励干部下海经商的政策,了解得多吗?”

田建春紧接着追问,身子微微前倾,像是在捕捉她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

曾宪瑜先是肯定地点点头,指尖在膝盖上轻点两下,又缓缓摇了摇头:“政策文件是见过,鼓励干部停薪留职下海经商、也可以辞职买断、另外还鼓励带薪进修与学历提升,政策给的很优渥,可真要动起来,没那么容易。

尤其咱们这内陆城市,顾虑多。

咋了?你有啥想法?”

“就我了解的山城来说,干部下海经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前还是观望阶段,对吗?”

田建春步步紧逼,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

谢长天在一旁看得怔,眼前的田建春褪去了往日的青涩,眼神里的锐利和严肃甚至带着些压迫感,仿佛变了个人。

他忍不住插了句:“建春,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信息的呢?”

谢长天虽是干部,却常年待在相对封闭的医学院校,又不是一把手,对外界政策的敏感度确实要低些。

“谢院长,有很多渠道可以了解政策,比如报纸、收音机、图书馆、红头文件。”

田建春回答得滴水不漏,目光却始终锁在曾宪瑜脸上,“师娘,假如您和老师想给弟弟妹妹挣点资产,可以尝试着跟知近的人做些事情”

“哪方面的?”

曾宪瑜立刻来了精神,身体微微坐直,眼底的兴味藏都藏不住——她最懂“知近的人”

这几个字的分量。

田建春深吸一口气,在脑海里飞搜寻着上一世关于山城的记忆。

那时候他只知道山城靠着旅游了家,其他产业的细节模糊得很。

但没关系,大方向错不了。

“各种实体类工厂、还有就是地产、城建公司、水泥制造、矿山开采”

他一字一顿地说,每说一个词,曾宪瑜的眉头就舒展一分。

“除了一些很基础的实体工厂外,其他的这些都是跟着政策走的行当,只要踩准步点,不愁没机会。”

“另外,还有建材相关的贸易,人家不是说‘要想富先修路’嘛?这些都是眼下能把控方向的产业!”

田建春语飞快,眼睛亮得像淬了火,“师娘您在市委待着,肯定比我们清楚,您想想凤凰城,从地震后到现在,一直在重建重建、扩建扩建!

由此带动的产业链都在大刀阔斧的展!

想想咱们山城,是不是也要展?展就意味着土地转让、拆迁、基建,相应的办公场所、居民楼,都是目前急需的!

哪样离得开水泥钢筋建材?您想想,现在做这些的人的背后,有没有背景?”

田建春的话,让谢长天张大嘴巴:这个是才实习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