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帝国强盛不远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2 / 4)
何级扩张。
当培育规模达到一定量级,这个曾因末日而凋零的世界,完全能在帝国科技力量的推动下,重新构建起繁荣的文明图景。
在将12座人造人培育基地部署到《最后生还者》位面后,嬴璟宸确认该位面已完全纳入帝国实际控制范围。
随后,在手下的举荐下,他选定了一名行政长官、一名军事总督,以及一批中基层官员和帝国国防军成员,派遣他们前往该位面长期驻扎。
这些人员肩负的任务与卢伯明一致:一方面要替帝国管理好这个位面,推动当地发展;另一方面则需在发展过程中,向主世界输送各类物资,实现位面资源与帝国核心的联动循环。
这支管理队伍的进驻,标志着帝国对该位面的治理体系正式落地,也为后续人口培育计划与文明重建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过渡线——
白驹过隙,帝国占领《最后生还者》位面已近一年。
这一年间,帝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又接连拿下三个位面——《三国演义》位面、《釜山行》位面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位面,成功将其转化为资源供给地。
至此,帝国已实际掌控五个位面。
在多位面资源的持续输送下,帝国星际舰队的雏形逐渐显现。
尽管目前主力星舰仅十余艘,但从首次位面开拓至今不过两年时间,这样的建设速度已堪称惊人。
眼下,嬴璟宸在召开内阁会议后,正式确立了【十年发展】方针。
即全力推动星舰建造基地的扩建工程,并不断地从系统兑换科技技术加速帝国科研迭代。
与此同时,【帝国公民基因优化计划】的普及正悄然改变着人才格局。
这项基因优化工程,通过序列筛查与定向改良,不仅提升了公民的基础体能与抗病能力,更在智力开发与神经突触活性层面实现了代际突破。
得益于基因优化与培育技术的双重驱动,帝国每年都涌现出大批崭露头角的科研人才。
他们在高能物理、空间曲率航行、生物基因链重构等前沿领域频频取得突破。
这些迸发着创新火花的人才,正如同散布在帝国各领域的火种,在十年发展方针的指引下,逐渐汇聚成推动文明跃升的燎原之势。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壁垒的不断突破与建造体系的成熟,星舰产能将呈指数级提升,帝国距离拥有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星际舰队,已然为时不远矣。
帝国强盛不远矣。
——过渡线——
这一日,嬴璟宸在元首府邸内批阅公文。
随着帝国控制的位面增多,加之【十年发展】方针提出,每天都有大量公文需要他处理。
即便内阁分担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量仍颇为可观。
亏得他勤政,又有副强健体魄,换作他人,怕是早已不堪重负。
看到内阁呈递的整改报告,他阅览后确认无误,便拿起一旁的传国玉玺盖章。
说起这玉玺的来历——是帝国远征军从《三国演义》位面的汉朝皇室手中所得,货真价实。
上面还有王莽篡汉时的痕迹:汉孝元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磕掉一角,后来王莽命人用黄金镶补。
当初远征军将玉玺献上时,嬴璟宸着实高兴了好一阵。
其实早在统一蓝星后,他就多次探寻传国玉玺的下落。
作为秦始皇的后世子孙,这毕竟是先祖留下的物件,未能找到曾让他深感遗憾。
如今得偿所愿,他对这方玉玺格外珍视。
虽说它不过是玉石雕琢的器物,却曾让无数英雄豪杰趋之若鹜。
于他而言,这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承载着血脉里的渊源,自然要好好珍藏。
正当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