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赵曦的天塌了(3 / 5)
民间哗然之余,亦有赞许。东海渔民组成的“警音队”开始培训青年学习声学原理,甚至发明了一种“辨惑笛”,能检测周围是否存在异常频率。
然而,最令人始料未及的变化,发生在宫廷内部。
太子妃病逝后,皇帝欲为其修建“安宁宫”,供僧侣日夜诵经超度,祈求亡魂安息。工程启动当日,一群年轻翰林联名上书,援引《思辨课》条例,质问:“若死者真需安宁,活人强行打扰是否反而亵渎?且诵经费用浩大,能否用于赈济孤寡?”
皇帝震怒,召见领头者。那青年坦然道:“臣非不敬先人,而是不敢盲从习俗。林晚舟先生曾言:‘最大的不孝,是让死者成为压迫生者的理由。’”
满殿寂静。
最终,皇帝下令停工,改建为孤儿学堂。匾额题名《晚舟义塾》。
这一年冬天,京城突现怪事:多户人家夜间听见窗外低语,似有人轻唤名字,语气温柔,劝人放下执念、随光而去。先后有十余名老人离奇失踪,遗留下整洁床铺与一张纸条:“我要去没有痛苦的地方了。”
沈砚亲自督办此案,派阿七率队调查。线索指向一处隐蔽道观,主持乃前朝遗臣之后,自称掌握“灵魂净化术”,通过催眠与气味结合,诱使目标自愿放弃生命。
审讯中,那道士冷笑:“你们给人自由,可他们承受不住啊!看看这个世界??争吵、背叛、贫穷、病痛!我给他们解脱,有何不可?”
沈砚盯着他,一字一句道:“你可以提供死亡,但不能把它包装成希望。”
判决之后,全国开展“临终关怀整顿行动”,严禁任何机构以“安宁”“解脱”为名实施心理操控。同时,《思辨课》新增章节:
>**《当善意变成刀刃》**
>??如何识别披着慈悲外衣的精神暴力
与此同时,西南山村的小学堂里,孩子们每天晨读依旧。
“我有权怀疑,哪怕对象是皇帝。”
“我可以不同意,只要我说出理由。”
“我不必立刻相信,我可以等待证据。”
某个清晨,老师提问:“如果所有人都说太阳从西边升起,你会怎么办?”
一个瘦弱男孩站起来,声音不大却清晰:“我会先检查自己的眼睛,然后找更多人观察,最后画下轨迹图。但如果大家都坚持错误,我就写一本书,告诉后来的人??曾经,整个村子都瞎了。”
全班寂静,继而掌声雷动。
而在遥远的海岛渔村,“天音”事件余波未平。那位盲人乐师被捕后绝食抗议,临终前留下一句话:“你们赢了,因为你们不怕吵。可人类终究渴望安静,总有一天,他们会回来求我们赐予沉默。”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