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刚做女王爷就伤天害理?(5 / 9)
闪电照亮房间,映出墙上悬挂的《晚舟录》扉页题词:
>**“我不求万人敬仰,只愿一人敢疑。”**
随后,她的呼吸渐渐平缓,终至无声。
窗外,雨势渐歇。
次日清晨,盲童照例来到广场击钟。今日,他多带了一面小鼓,放在钟旁。鼓面上贴着一张黄纸,墨迹未干:
>“此鼓为‘问心鼓’,凡有所疑,可击三声,诉诸天地。”
起初无人敢动。
直到一个小女孩踮脚上前,怯生生地问:“妈妈,如果我觉得皇帝说的话不对,也能敲吗?”
妇人怔住,低头看她,眼中闪过挣扎,最终轻轻点头:“能。因为你的心,是你自己的。”
小女孩笑了,举起木槌,咚、咚、咚,三声清脆。
钟声随之响起,仿佛回应。
自此,每日晨钟之外,多了几声稚嫩的鼓响。有时是一个孩子,有时是一对夫妻,有时是一位老人,带着积压半生的困惑而来。
有人问:“为什么穷人总要听话,富人却可以任性?”
有人问:“如果所有人都说战争是对的,那它就真的是对的吗?”
还有人问:“我爱我的国家,可这代表我必须相信它做的每一件事吗?”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胜利。
数月后,问心司正式颁布《禁控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若使用药物、音律、光影或其他手段干预他人思维自主性,无论动机是否“善意”,均视为重罪,最高可判终身监禁。
首批被执行者中,包括两名曾参与改良顺言香的技术官,以及一位鼓吹“全民静心工程”的大学士。判决当日,百姓围观宣读法令,无人喧哗,唯有默默记下条文。
沈砚站在人群之中,手中紧握《归心考》与《问心十三章》。他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未来某一天,或许又会有新的“良政”出现,打着“稳定”“和谐”“为你好”的旗号,悄悄侵蚀人们的判断力。
但他也相信,只要还有人记得林晚舟的名字,只要还有孩子敢于在课堂上举手说“我不明白”,只要还有人在夜深人静时轻声自问:“我真的信吗?”
那么,火就不会熄。
春风又一次拂过京城。
老槐树抽出新芽,广场上的钟与鼓静静伫立。一只蝴蝶从废墟缝隙中振翅飞出,翅膀斑纹宛如一枚古老的鹤首玉牌。
它盘旋一圈,向着东方而去。
那里,一所乡村学堂刚刚开学。黑板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