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许靖央:我是宝惠的靠山(2 / 9)

加入书签

沉默蔓延开来,像霜覆大地。

    一名年轻士兵低声问:“若我不执行命令……会怎样?”

    “会被革职、流放,甚至以‘动摇军心’论罪。”陈九坦然答道,“但林晚舟临死前说:‘宁可身陷囹圄,不可心入牢笼。’你们手中的刀,可以斩敌,也可以斩锁链??关键在于,你是否还记得自己是个活人。”

    那一夜,七个哨所的铁心牌被投入篝火,烧得通红,扭曲变形,如同旧时代的残骸。

    与此同时,京城局势悄然生变。

    太子沈昭明推行“婚自主试点”的诏令刚下,礼部便联合六位老臣联名上疏,称此举“悖逆伦常,败坏风俗”,请求废止。更有徐氏余党暗中串联,借民间谣言煽动恐慌:“朝廷要拆散夫妻、毁弃孝道!”一时间,街头巷尾流言四起,甚至有妇人跪在宫门前哭诉“救救我们的女儿”。

    沈昭明却不慌不乱。他命人将李小荷请入东宫,亲自接见,并让画师绘下她稚嫩却坚定的面容,题曰:“问者无畏”。随后,这幅画像连同她的原话,被刻于新立的“问心碑”之上,置于京畿大道旁,供万人瞻仰。

    他还做了一件事??开放“思辨日”。

    每年春分,全国学堂停授经义,专设辩论课。议题由学生自拟,教师不得干预。首年主题便是李小荷之问:“孝与爱冲突时,如何取舍?”

    结果令人震动:八成学子认为,“真正的孝,不应建立在自我牺牲之上”;更有边陲县学的学生提出:“若父母之命违背律法与良知,子女有权拒绝。”

    这些言论本该惹祸,却被沈昭明尽数收录进《民思录》,呈报皇帝御览。

    “父皇曾言,治国如烹小鲜。”他在奏折后附笔写道,“然若一味忌讳翻动,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