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许靖央:我是宝惠的靠山(4 / 9)

加入书签

”,由阿七领衔,赋予其巡查各州军政大权,遇紧急情况可先斩后奏。

    诏书下达当日,阿七已启程北上。

    她并未带兵,仅携一辆马车、两名随从。车上载着一口铜钟,非金非铁,乃是以三百七十二块碎瓷熔铸而成,每一片,都来自静语寺遗址的瓦砾。钟身无纹,唯有一行小字刻于内壁:

    >“声音不会消失,除非人心先死。”

    沿途所至,百姓夹道相迎。有人跪地叩首,有人默默献花,更多人只是静静站着,仿佛在确认:这个人真的回来了。

    抵达归心岭那日,正值清明。

    山风凛冽,百余名曾参与当年焚寺事件的幸存者齐聚于此。他们中有断臂的老僧、失语的村妇、双目失明的塾师。阿七站在石碑前,朗声道:“十年前,你们没能活着走出这里。今天,我要替你们走进去??走进那些不愿面对的真相。”

    她宣布:即日起,归心岭将改建为“思辨陵园”,每一座无名坟冢旁,都将立一块空白石板,供后来人书写问题。每年清明,全国学子须至此诵读《问心录》第一章,并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消息传开,朝中哗然。

    徐氏余党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在暗中策动一场政变??不是武力夺权,而是舆论围剿。

    先是数位“德高望重”的老儒联名发表《正音论》,痛斥阿七“蛊惑军心、离间君臣”,称其行为“形同乱党复辟”;继而多家邸报刊登匿名文章,描绘一幅恐怖图景:“若人人皆可质疑命令,则国家必将四分五裂”;更有甚者,伪造一封“北境将领密信”,声称“已有三万将士誓死效忠传统,绝不容问心贼乱政”。

    一时间,民心浮动,连部分原本支持改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