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宫变开始了,胜者为王!(3 / 4)

加入书签

从不退场,哪怕只剩一人一灯。”

    三日后,一场大火烧毁了书院藏书阁。

    火光冲天之际,百姓只见一群黑衣人抬着数口木箱突围而出,奔向北方荒原。朝廷震怒,下令全国通缉“叛逆余党”。诏书写得义正辞严:“昔日宽宥,乃念其曾有助澄清之功;今若执迷不悟,妄图翻案生乱,则国法难容!”

    然而,就在通缉令下达当晚,京城内外数百面墙壁上同时出现一行朱砂大字:

    >**你们烧的是纸,我们记的是心。**

    与此同时,边关将士在戍楼发现一封匿名信,内附一份完整《英名录》副本,并附言:“诸君战死者,非无名之鬼,乃护国之魂。若有来世,请记得为自己而战。”

    民间哗然。

    有人悄悄抄录名单,藏于家中祠堂;有学子自发组织“夜读会”,在月下轮流讲述那些被删去的历史;更有地方官员暗中庇护归墟成员,甚至将真相编入私塾教材。

    一个月后,西北传来消息:一座废弃驿站地下挖出一座密室,室内供奉着七十二尊陶俑,每尊背后刻有一人姓名??正是当年第一批被选为“容器”的无辜者。而在密室中央,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只有八个字:

    >**宁做真奴,不为伪神。**

    舆论沸腾。

    连一向沉默的老丞相也在朝会上掷笏抗议:“陛下欲安天下,岂能靠掩耳盗铃?若连记忆都要管制,何谈万世太平!”

    李昭沉默良久,终是下令暂缓追捕,并允许民间保留非官方《英名录》副本,只要“不煽动仇怨”。

    表面上,风波平息。实则,暗流更甚。

    阿星藏身于北岭山洞中,听着探子带回的消息,脸上无喜无悲。

    “他们让了一步,是因为怕了。”她说,“怕的不是我们,而是觉醒的人心。”

    沈砚坐在角落研磨药草,闻言抬头:“可我们也失去了根基。书院没了,弟子散了,连苏砚留下的手稿都只剩残篇……接下来怎么办?”

    阿星望向洞外星空,轻声道:“回到最初。”

    她取出贴身收藏的一卷粗麻布,缓缓展开。那是她亲手誊写的最原始版《英名录》,字迹稚嫩,纸张泛黄,记录的第一个人,便是母亲临终前whispered的名字:“林晚舟??守夜人第九代传人,死于‘净心仪式’,年三十六。”

    “我们一开始没有权力,没有军队,甚至没有名字。”她抚摸着那行字,“但我们有记忆,有愤怒,有不甘。这才是真正的火种。”

    她站起身,将布卷高悬于洞壁。

    “从今往后,归墟不再是组织,而是一种存在。我们在每一本书里,在每一个故事中,在每一次有人拒绝遗忘的瞬间重生。他们可以毁掉我们的据点,但毁不掉我们活过的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