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寻求合作(2 / 2)

加入书签

精光一闪,“当初的布局只是在地表浅层进行引导和缓冲,并未触及真正的能量主干。

那位前辈或许能力有限,或许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认知,只能做到浅层疏导。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阵法如此脆弱,稍有破坏就全面崩溃!

现在,我们有了精确的地脉图,”

他指了指苏瑾的屏幕,“有了对‘厌胜物’作用机制的初步认知,再加上现代材料,我们有机会做一件那位前辈做不到的事——打通并利用这条深层的‘地脉主通道’,将能量直接引向清溪河这个巨大的天然‘泄洪区’!”

“深埋管道?定向爆破?”

苏瑾本能地想到工程手段,随即摇头,“不行!

深度太深,靠近老宅地基,工程风险巨大!

而且如何保证管道能精确引导磁场和次声波这种复合场?”

“不需要那么暴力。”

杨睿胸有成竹,“还记得铁盒内部的符纹和混合材料吗?它们能在小范围内产生引导效应。

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强化导引桩’!

用高强度耐腐蚀合金管,如钛合金或特殊不锈钢,作为外壳,内部填充优化配比的磁粉、铜丝、石墨、石英砂等‘仿厌胜材料’,并在管壁内外蚀刻上更精密、放大版的‘导引符纹’!

将这些桩体,像打深井一样,沿着探测到的能量主干道方向,每隔一段距离精准打入地下深处!

它们会像一串精密的‘接力放大器’和‘定向器’,在地下深处构建一条低损耗的‘能量高公路’,直达清溪河!”

苏瑾被这个大胆的构想震住了。

她飞快地在脑海中构建模型:合金管作为刚性通道和屏蔽层;内部特殊材料组合提供场调控;蚀刻符纹可能通过几何形状影响电磁波传播模式……这似乎……真的可行?而且比她的全屋屏蔽方案更具根治性和长远性!

“材料配比、符纹设计、打桩的深度和间距……这些都需要极其精确的计算和实验!”

苏瑾眼中燃起了科研的火焰,语气却依旧带着挑战,“你有把握优化出比铁盒更高效的材料配方和符纹拓扑结构?”

“我一个人不行。”

杨睿坦然承认,目光灼灼地看向苏瑾,“但加上你的材料科学知识、计算建模能力和这些尖端仪器……就有可能!

我们可以先在实验室模拟小尺度能量场,测试不同材料组合和符纹对特定频率磁场、次声波的引导效率,找出最优解!

然后再进行小范围实地测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